丁金光與研究生們一起討論問題。 本報記者 謝劍南 攝
紅潤的面龐,明亮的眼神,52 歲的他,活力 飛揚。
法學院副院長丁金光教授從教整整30 年 了,校園里留下了他閃光的足跡———他教的國際政治專業(yè)本科生,今年考研率 達50% ;他帶的全日制30 余名碩士有7 人考取博 士;他的外校同行常常托他推薦自己學生報考 推免研究生,因為他的學生“質量高”;僅近五年,他先后承擔了國家社科基金項 目、省社科規(guī)劃辦項目,出版專著兩部,主編教 材兩部,發(fā)表論文17 篇……不久前,丁金光被評為青島大學教學名師。
“我要讓學生做到:口才好,文筆棒?!?/b>
“今年學校為2011 年度‘教學十佳’頒獎的 時候,我正在濟南開會。同行的同事紛紛向我祝 賀———我的學生韓慶娜剛工作兩年就拿了這個 大獎,我比自己得獎都高興。”
韓慶娜的本科和碩士研究生都跟隨丁金光 學習。當她到外交學院讀博士時,導師對她的評 價是“口才好,文筆棒”。
其實這是丁金光學生共有的特點,培養(yǎng)學 生良好的口頭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是他多年來 堅持不懈的目標。
“同學們一定要多看書”,是他掛在嘴邊上 的話。
開學第一堂課,他就會布置大量的泛讀和 精讀的參考書。他苦口婆心、循循善誘:上課敢 發(fā)言的同學,專業(yè)書起碼要看10 本,如果看到 30 本你就成為專家了……他的學生都知道,路遇丁老師,只要說“我 剛從書城出來”,他即會給你一個贊許的微笑。
在倡導多讀書的同時,丁金光還為同學們精 心打造了一個練就口才的平臺———課堂討論課。
每個學期安排兩次本科生討論課是他多年 的習慣。同學們會事先閱讀他列出的書、根據老 師給出的幾個題目認真準備發(fā)言。
討論課總會高潮迭起。一次2006 級的關于 斯里蘭卡僧泰民族沖突的討論課,正趕上教育 部本科教學評估。同學們大膽提出自己的不同 觀點,搶著參與討論,爭得面紅耳赤,思想的火 花就在學生們碰撞中閃現(xiàn)?;钴S的氣氛深深感 染了評估專家組的老師,下課后直夸他“講得 好。”而像吃了興奮劑的學生們,則熱切盼望下 一次討論課的到來。
他開放性的課堂形式多樣。2006 年開始的 《國際環(huán)境外交》課程,在介紹一些綠色經典時, 他在每個班選出兩位同學,讓他們通過認真閱 讀、備課,用一節(jié)課的時間,把大家?guī)虢浀涫?界,《寂靜的春天》、《增長的極限》等多部綠色經 典,就這樣走進了學生的心。
他的課堂上,“將開放進行到底”,學生只要 有不同意見,可以隨時舉手打斷他,闡釋個人的 觀點。他深知只有多讀書的學生才會有勇氣和 底氣發(fā)表“高見”,所以他鼓勵學生大膽反駁老 師?!?002 級本科國政專業(yè)的孫敬鑫,就喜歡經 常打斷我講課談不同的看法,看到他侃侃而談 我心里很高興。這個愛思考的學生后來考取了 中央黨校的研究生。”
就這樣,丁金光用開放的課堂鋪就階梯,引 領著他的學生們,從一入校時不敢開口講話,練 成了畢業(yè)時敢說敢表現(xiàn)的講演高手。
丁金光要求學生不僅敢說,還要敢寫,要練 出一個好“筆桿”。
丁金光至今記得大三時在《外國史知識》上 看到自己的文章印成鉛字時的狂喜,深知是這 篇短文激勵自己走上了科研的道路。
“有想法就寫出來,哪怕是豆腐塊也好,越 早進入學術研究領域越好?!?br> 他告訴學生,論文寫作,會把你帶入研究性 的學習,極大提高學習效果,哪怕僅是閱讀論 著、搜集信息,都會很好地鍛煉思考能力。
他教導學生在學術研究上不要趕時髦,要 發(fā)現(xiàn)別人不關注、又亟需研究的課題。丁金光給 出的選題,偏、怪、新,題目本身就是創(chuàng)新,一旦 做出來,總是很有價值。
松花江污染事件發(fā)生后,在他的悉心指導 下,研究生史卉陸續(xù)發(fā)表了“中國處理松花江污 染事件的成功實踐”等相關課題的三篇論文。短 時間內,一個在讀研究生在核心期刊發(fā)表三篇 論文,這是他指導學生贏在選題的經典案例。
“要給學生一桶水,自己必 須準備十桶水?!?/b>
讀書時,丁金光的老師教導他:只要認真、 誠實,什么事都能干好。
講臺上站了30 年,他牢記著老師的話,從 未怠慢過一堂課。他的認真從他的講義中可窺 見一斑。
他講過10 多門課,積攢了百余本講義,每 本都有100 頁稿紙。每講一節(jié)課,他都要查閱很 多資料,總會在講義上密密麻麻加滿了字。如果 后來補充得太多,就專門附加一本補充材料。經 常因涂改添加太多看不清了,他只好做個大工 程重新謄寫……“我講授的國際關系,一直不停地發(fā)展變 化,我要不斷補充新材料,充實新內容??葱侣?聯(lián)播,都是在備課……”
每一本到手的教材,都留下了他仔細校對 的痕跡,畫出錯誤,連標點問題也不放過,然后 逐一給同學們修正過來。
“我常給學生講,只要認真了,就能取得成 果。本科生、碩士生論文交給我時,如果錯別字 超過10 個,就要挨批?!?br> 拿到學生論文的初稿,他會逐字逐句地閱 讀,逐個標點符號地校對,對論文的結構和觀點 不斷進行斟酌,一般要往返修改五遍左右,才會 達到他滿意。
他的課從不只講“干條條”,注重拓展背景, 用生動的實例立體表現(xiàn),在輕松氛圍里,同學們 已經把枯燥的理論印在腦里了。
他要求學生做課堂筆記,還會抽查,并囑咐 同學們留下空白的地方,以便隨時補充。課堂筆 記凝聚著他對知識點的高度提煉,層次清楚,要 點突出,是完美的教輔資料。
每一堂精彩生動的課都來之不易。他最珍 愛的寶貝是擠滿家里書房的近萬本書,它們最 知曉他多年埋在書堆里的辛苦耕耘。去年暑假 搬家,他自己給寶貝書打包,從早上到第三天 凌晨三點,足足打了兩天,手指頭勒破了,雙手 磨出了繭。裝了一卡車的書,是家里最大的一 筆財產。
“不看書我上課就沒有底氣。講當代的國 際關系,形勢老在變化,觀念隨時更新,沒有大 量閱讀的支撐,我就不敢開口講?!?br> “要給學生一桶水,自己必須準備十桶水, 目標是學生將來擁有一百桶水,超越老師?!?br> 晚上12 點之前“書癡”丁金光一般不會休 息,寒暑假更是他積蓄能量的好時機。
“父母的希望在于孩子, 老師的希望在于學生。”
今年6 月,在法學院的畢業(yè)晚會上,作為 法學院的副院長,丁金光與同事和畢業(yè)生一起 朗誦《六月的告白》。
“在明朝別樣的陽光中,期盼學子的輝 煌?!泵鎸磳㈦x校的學生,丁金光滿懷深情地 送上自己的祝福。底下的學生開始啜泣,臺上 的他也熱淚盈眶。
“父母的希望在于孩子,老師的希望在于 學生。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培養(yǎng)出優(yōu)秀的學生。”
像父親牽掛自己的孩子一樣,他把學生的 前程時時放在心上,逮著機會就鼓勵大家考碩 考博———他告訴學生要不斷提高學歷的層次,不要 近視,要遠視;他盡己所能給學生創(chuàng)造條件,布置書目, 鞏固基礎,吸收學生參加自己的科研項目,幫 學生選擇報考方向;每屆畢業(yè)生考研經驗交流會,再忙他也會 出席。
積極深造之風在法學院學生中蔚然形成。
他不僅關心在校的學生,那些早已畢業(yè)多 年的“老”學生,他也同樣記在心上。知道他們 遇到坎坷,他會打個電話慰問;畢業(yè)后不知怎 樣融入工作環(huán)境,他會認真?zhèn)魇谧约旱慕涷?……“天津外國語大學的李強評上副教授了, 尹忠海都是教授了,當副院長了,國際關系學 院的、多倫多大學的……”
說到自己的學生,丁金光驕傲地笑了。更 讓他開心的是,帶過的學生有自己的影子——— 對人誠懇,工作認真。
課堂外,他會嘻嘻哈哈地和學生一起聚會 一起嗨歌,喜歡飆高音的丁金光,是《青藏高 原》、《天路》、《英雄贊歌》這樣的“高段位”,唱 完之后第二天他肯定啞嗓。
“雖然早生華發(fā),但我從來都覺得自己還 年輕。教師的工作,讓我不停地感受青春的活 力,這是其他工作沒有的魅力?!?br> 講好每一節(jié)課,做好每一個課題,帶好每 一個學生……丁金光對事業(yè)、對學生的愛,猶 如金色陽光,溫暖著學生心靈、照亮他們的前 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