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建于1950年的茌平一中是一座有著深厚歷史文化底蘊的老校。上世紀90年代應試教育的大背景下,茌平一中創(chuàng)造過“六連冠”的輝煌,冀魯學子真切向往,整個縣城為之而驕傲。但是伴隨著素質教育新形勢在山東的發(fā)展,學校進入21世紀后逐漸走向了高峰后的滑坡。2008年,茌平一中經歷著歷史發(fā)展的最低谷:管理思想落后,管理模式僵硬;教學設施不夠完善,教學手段缺少變化;教師普遍缺乏創(chuàng)新意識,科研氛圍不夠濃厚;老師工作幸福感降低,學生使命感下降。
一種風貌的轉變是艱難而又緩慢的,但順應潮流,摸準命脈的變革從開始到取得成效又是迅速的。經過四年時間,茌平一中在堅持素質教育的前提下,教育教學成績取得重大突破。2010至2012年連續(xù)三年,茌平一中高考取得優(yōu)異成績:常規(guī)錄取、自主招生、特長培養(yǎng)多處開花,本科錄取率達到65%,每年有幾十名學生被北京大學、浙江大學等國內一流名校錄取,社會反響強烈,榮譽接踵而至。為什么在短短的幾年時間,一所處于發(fā)展低谷的學校重又站在了榮譽的山峰呢?
舵手領航
茌平一中現(xiàn)任校長單海波是中學高級教師、縣政協(xié)委員、市人大代表、山東省高級中學協(xié)會理事,享有市專業(yè)技術拔尖人才、山東省優(yōu)秀知識分子、全國優(yōu)秀教師、全國教育科研先進校長等榮譽稱號。他開朗穩(wěn)重,胸懷開闊,富于教育者的情懷。
2008年上任時,面對種種不盡如人意的情況,單海波一是充分考慮原因,不斷分析診斷學校存在的問題;二是設法創(chuàng)造參與機會,廣泛調動教職工的積極性,形成學校的組織凝聚力;三是爭取社會各界對學校辦學的支持,為學校發(fā)展創(chuàng)造良好的外部環(huán)境。在一中的變革中,他充分展現(xiàn)了自己的教育管理才能。
教師信心恢復是首要問題。他同時啟動了“青年教師培養(yǎng)”和“名師培養(yǎng)”兩項工程,成立工作小組制定詳細培養(yǎng)計劃,激勵青年教師“五年成為教學骨干”,努力培養(yǎng)全市、全省具有相當影響力的名師。
學生教育上,他認為 “教育工作者的一切工作都是為學生服務,為學生將來的幸福生活奠基,并且通過學生,為這個社會上更多的人謀福利”。為此,他提出了“善待自我,發(fā)展自我,成就自我;健康人生,完善人生,審美人生”的辦學理念。
干部培養(yǎng)上,他堅持每年給干部發(fā)一本干部培訓教材,每周雷打不動地堅持干部例會制度,搞政治學習,業(yè)務學習,鼓勵大家相互包容,齊心協(xié)力做貢獻。
學校面貌很快發(fā)生了變化,大家熱衷于把自己的想法通過短信、電子郵箱、貼吧反映到“有魄力、有威嚴、懂管理”的校長那里。教職工工作積極性極大提高,大家由以前的“要我干”變?yōu)榱恕拔乙伞?,每一名教職工都一心撲在自己的崗位上,想方設法把學校搞好。
單海波很快又組織選出了新一屆“教師代表”,召開了為期一個月的“教職工代表大會”,收集議案,解決問題,理順人心?,F(xiàn)在,教代會已經成為學校實現(xiàn)教職工主人翁地位、完善學校決策機制、調動教職工積極性的最重要的方式,它在促進學校的改革、發(fā)展與穩(wěn)定等方面發(fā)揮了積極作用。2010年山東省校務公開現(xiàn)場會在茌平一中召開就是給學校民主辦學最大的榮譽。
身先足以率人,他以自身的實際行動詮釋著茌平一中校訓“天道酬勤,厚德載物”的內涵;律己足以服人,他克己奉公,始終如一地嚴格要求自己,在群眾中樹立了良好的形象;量寬足以得人,他堅持傾聽不同的意見,他說,“要想辦好學校,就要相信每一位教師,依靠每一位教師”。他正如經驗豐富的舵手引領著茌平一中揚帆遠航。
教研強校
在努力提升教育教學質量過程中,茌平一中逐漸發(fā)現(xiàn),擁有一支“研究型教師隊伍”、“專家型教師隊伍”,學校才能有強勁發(fā)展后力。因此,茌平一中將教科研工作作為促進學校教學發(fā)展的一個突破口。
學校立足教學實際,打造高效課堂,堅持不懈地走教研強校之路。教科所制定教科研計劃,組織教師學習教育教學理論,組織教研組和備課組活動,組織課題研究和校本課程開發(fā)。為規(guī)范教研活動,先后制定多項文件,細化、規(guī)范教學科研工作的要求,保障了教科研工作的正常開展。
茌平一中編發(fā) 《教研通訊》40期,《教考信息》23期,編輯印發(fā)《素質教育觀念學習提要》、《聚焦新課程》等多種現(xiàn)代教育教學理論文章和書籍,引導廣大教師學習現(xiàn)代教育教學理論,用先進的理論武裝頭腦,努力實現(xiàn)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全面轉變。
“立足教學實際、打造高效課堂”一直是茌平一中教研工作的基本指導思想。學校著力打破“滿堂灌”的舊教學模式,把課堂還給學生,努力構建“結構新、方法多、活動多、負擔輕、效率高”的新型課堂。2008年初提出了高效課堂 “221板塊課堂教學模式”,該模式的突出特點是“優(yōu)化結構、落實主體、突出問題、強化訓練”。該模式倡導以學生為中心,通過實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最終實現(xiàn)課堂高效率。實施以來,又制定了教案和學案標準樣式、課堂評價標準等配套措施。經過近三年的實驗,老師們的教學觀念發(fā)生了可喜的變化,課堂教學初顯生機與活力,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落實。這一教學模式得到了省市教研機構的充分肯定,2009年7月該模式被確立為教育部中國教師發(fā)展基金會重點課題,學校被評為“教育科研先進單位”。
茌平一中注意引領教師關注先進教育教學理念,注意培養(yǎng)“研究型教師”、“專家型教師”。近年來,學校有11位教師被推薦為市級骨干教師,有12位教師被被評為市級教學能手,16位教師被評為縣級教學能手,取得科研成果已達300余項,學校教科所被山東省教科所評選為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研究與實驗省級重點基地”。
文化興校
校園文化是一所學校的靈魂,要想成為一流的品牌學校,就必須首先設計、培育一流的校園文化。為實現(xiàn)長久發(fā)展,學校確立了“文化興?!睉?zhàn)略。
學校首先規(guī)范師生的日常行為,強化校園內部環(huán)境的建設。草地、道路兩旁、走廊、教室、宿舍、墻壁、黑板報、宣傳欄等都成為校園文化的陣地。文化建設更需注重精神內涵,學校先后邀請全國勞模張國忠,全國特級教師、茌平一中老校長賀照禧,著名教授王云鵬,中國十大杰出檢察官白云,臺灣生命教育專家紀潔芳,著名心理學家王極盛等知名人士來校作專題報告。學校創(chuàng)建了“海之韻”文學社、小記者團、英語沙龍、攝影協(xié)會等十多個學生社團,成立了茌平一中學生社團聯(lián)合總會。先后組織了 “英語沙龍”比賽、青春歌手賽、演講比賽等。豐富多彩的文化、學術活動開闊了師生視野,陶冶了師生情懷。
學校同時創(chuàng)辦《茌平一中校報》,推薦師生作品,發(fā)表到省級、國家級報刊上,在省教育電視臺播放宣傳茌平一中發(fā)展的教育節(jié)目;在 《聊城晚報》、《聊城日報》、《中國教育報》上發(fā)表學校重大新聞,向各大教育網站上傳學校通訊,擴大學校影響力。
校園文化建設的另一項重要內容是搜集整理校史,增強師生對學校的文化認同感。2010年,茌平一中建校60周年,學?;I建校史館、榮譽殿堂、作品展室等,展出建校至今為母校做出過突出貢獻的教師與學生、集體和個人的照片、成果等,展示學校建設和發(fā)展的艱難歷史和光輝歷程,并將之作為學生教育基地,培養(yǎng)全體師生的愛校情感,增強學校凝聚力。
經過摸索和發(fā)展,茌平一中校園文化建設已初具規(guī)模。2010年,茌平一中獲批“山東省學校文化建設重點研究基地”。
路漫漫其修遠兮。沿著教改的道路,單海波正一步一個腳印地在教育戰(zhàn)線上譜寫一曲耕耘者之歌……也許,這就是他,作為一名校長所感悟到的幸福和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