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懷責任與擔當——為紀念一二·九運動而作
歷史的車輪總是在歲月的流逝中悄然轉(zhuǎn)動,隨歷史的進程一路走來,我們總能聽到些屬于時代的吶喊與呼喚,這些發(fā)自內(nèi)心的聲音總能給我們一種精神的啟迪和心靈的激勵。幾十年過去了,山河變化,人事更迭,唯有一種彰顯正義與力量的精神是永遠流傳的。那么,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歷史,回顧那段崢嶸歲月吧!
時光拉回到 77年前,1935年的 12月 9日,“一二·九”運動拉開序幕。六千憤怒的北平學生走上街頭,高舉正義的旗幟,勇敢地向卑鄙的暴虐宣戰(zhàn),向怯弱的賣國賊宣戰(zhàn),這是一代青年學子的豪情與熱血。是他們,在國家存亡的關頭,振臂高呼;在民族生死之際,熱血橫灑,他們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青年的含義,也告訴了后人,一個青年學子心中的那份對祖國、對民族的責任與擔當。
“責任”二字,看起來似乎很宏大,但我卻認為,其實它也可以從極其微小的事情中踐行并承擔。幾十年前的中國,青年學子們抗日救國、挽救民族危亡是一種責任,幾十年后的今天,當代青年修身、齊家、憂國又何嘗不是一種責任呢?從個體方面來說,踐行責任應做到“修身”,即修養(yǎng)身心性情,培養(yǎng)健全的人格;從民族國家來講,心懷拳拳愛國之心,關心國家之大事,民族之發(fā)展,正如梁啟超先生說到的那樣“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我認為,對青年學子而言,今日心懷責任意識,明日方可承載起時代的使命。
除此之外,擔當精神也是必不可少的。在許多人眼里,我們這些21世紀的青年是“溫室里的花朵”,似乎擔不起任何重任。雖然這些看法有一定的偏見性,但同時也道出了許多大學生的不足之處。在我看來,若要樹立起當代青年的良好形象,必須培養(yǎng)一種擔當精神。面對困難,要勇敢;面對挫折,要堅強,因為我們的肩膀不再孱弱,我們需要擔負起這些挑戰(zhàn)和壓力,載重前行。因為肩上有重量,所以我們可以走得更加堅定,我們明白,自己所承載的是一份道義和擔當,這是一份屬于青年學子的驕傲與輝煌,一份祖國賦予我們的力量和希望。有擔當?shù)娜松?,生命才會更有重量?br> 歷史本就是叩問人生,直指人類生命和心靈深處的,在源源不絕的歷史長河中,我們總能探尋到人生的意義和方向。正如幾十年前的“一二·九”運動,也許歷史的風煙終將散去,但其蘊含的理想主義光芒卻永遠普照后世,有志青年在艱難中的崛起更給予了當代學子以啟迪和力量。對當代青年學子而言,只有胸有責任,心懷擔當,才能做到“縱有千古,橫有八方,前途似海,來日方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