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子報
電子報

霜期無葉落 花果正爛斑——史錫康和馬祖毅的《80+88“形聲”50展》攝影配詩展欣賞


  2012 年6月5日,安徽大學(xué)退休教師史錫康和離休教師馬祖毅合作的攝影配詩《80+88“形聲”50 展》在龍河校區(qū)逸夫圖書館藝術(shù)展廳開展,9月24日,該展又在磬苑校區(qū)學(xué)生活動中心展出,這兩次展出的50 幅作品是兩位先生2006 年以來創(chuàng)作的精品。
  史錫康先生50 年代上半葉畢業(yè)于南京大學(xué),到安徽大學(xué)后一直從事英語教學(xué),年輕時就愛好攝影,退休后,更是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攝影藝術(shù)之中,近年來,不顧高齡,越海峽入臺灣,到查濟,參觀世博,凡所旅游處,皆留下精美照片。
  平時住在校園,對于校園景象,更是上心,一花一草,鵝池內(nèi)的黑天鵝,全是他相機記錄的對象。無數(shù)安大學(xué)子和老師為先生相機下的校園景物而傾倒,他們發(fā)現(xiàn),原來我們身邊的環(huán)境如此美輪美奐!安徽大學(xué)黨委書記黃德寬給兩位先生合作的《皖韻形聲錄》作序,稱贊道:這部以校園景物為主要對象的攝影配詩作品,如此之美,蓋因兩位先生“有情感”
  也!校園尋常景物,一花一草,一木一石,皆能因其情而化,因其情而美。“情采芬芳,比類寓意”,故美甚也!
  史先生手下定格的花卉經(jīng)過馬先生的闡釋,不僅意義豐富,還帶有傳統(tǒng)文化 的韻味,如《詠李二首》:“花不見桃唯見 李”,桃不高興李歡喜。退之吟詩無偏見, 來解圍者楊萬里?!靶⌒…傆⑹婺郯住保?貞麗句人皆愛。李花要詩我言他,甘拜裙 釵不置喙。
  其中的“花不見桃唯見李”就引自韓 愈的《李花·贈張十一署》,而“來解圍者 楊萬里”則是指宋人楊萬里的 《李花》: “李花宜遠更宜繁,惟遠惟繁始足看。莫 學(xué)江梅作疏影,家風(fēng)各自一般般?!倍靶?小瓊英舒嫩白”是指宋代女詩人、女詞人 朱淑貞(一作朱淑真)的《李花》:“小小瓊 英舒嫩白,未饒深紫與輕紅。無言路側(cè)誰 知味,惟有尋芳蝶與 蜂?!?br>  短短八句詩,提到 三位古代詩人詠李花 的名詩,貼切自然,并 不給人掉書袋的感覺, 反而因“李花要詩我言 他,甘拜裙釵不置喙” 的結(jié)尾兩句顯詼諧之 趣,讀者同時也佩服馬 老對古典詩詞的了如 指掌。配詩中的《詠瓊 花》:“聽說揚州是爾 家,而今離散走天涯。 只因姑射肌膚潔,多少 園林愛此花?!闭Z言通 俗曉暢。瓊花為揚州市 花,自古以來有“維揚 一株花,四海無同類”的美譽,漢代揚州 城東曾有一株瓊花,當時有人特為之建 “瓊花觀”。宋朝歐陽修做揚州太守時,又 在花旁建“無雙亭”,以示天下無雙。如今 許多城市綠化,瓊花必不可少。馬老《詠 瓊花》四句有三句是描述此事的,而剩下 一句“只因姑射肌膚潔”是妙用《莊子·逍 遙游》:“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 冰) ,綽約若處子,不食五谷,吸風(fēng)飲露, 乘云氣,御飛龍,而游于四海之外?!?br>  在史先生的精美攝影前,馬先生思 接千載,神會古人,他往往還能發(fā)前人所 未發(fā),如《詠綠梅》:“花必先葉開,是梅皆 守則。未有葉扶持,染花成葉色?!贝嗽姲?綠梅的花先葉開放的自然現(xiàn)象表述成梅 的遵守規(guī)則,而綠梅的花萼為綠色,先生 卻說是沒有綠葉扶持,花就把自己染成 綠色,詩人的慧心的確驚人。史老有一張 照片是面對龍河校區(qū)眼鏡湖的一朵開放 的睡蓮,來了個特寫,馬先生便有了《詠 睡蓮》:“好個池上睡美人,默然獨坐似不 樂。何不踏進社交圈,未滿三日露頭角。” 一二兩句把睡蓮擬人化,三四兩句看似 勸其不要孤芳自賞,實則是對那種嘩眾 取寵的人物或者交際花似美人的嘲諷, 詩人的態(tài)度:無論花還是人,更多的時候 要堅守寂寞,堅守自己,才是對的。這種 弦外之音,正話反說,不是反復(fù)閱讀,還 真體會不出來。
  安大龍河校區(qū)鵝池的黑天鵝 (先前是小天鵝,磬苑的鵝池也有黑天鵝)是龍河校區(qū)一景,很多人包括攝影愛好者慕 名前來,為的是一睹風(fēng)采,一留倩影。在 網(wǎng)絡(luò)上可以搜出許多關(guān)于安大鵝池內(nèi)天 鵝的照片,在上一次展覽中,史老拍攝的 黑天鵝攜雛游動(這次保留了這幅圖片) 的圖片,馬老把它表述成“誰謂此池小, 也能練水兵。黑天鵝尚武,列隊教雛行?!?此幅配詩照精彩絕倫,而這次展出的老 鵝馱小鵝的圖片一樣吸引人的眼球,一 樣令觀眾感慨萬分。馬老以《唱給鵝聽一 支歌》為題寫了詩:“曾聞孺子牛,今見孺 子鵝,生于水鄉(xiāng)不習(xí)水,哪能常教爺娘 馱,風(fēng)浪平時勤鍛煉,大風(fēng)大浪才能昂首 過,鵝鵝鵝,聽我歌,逆耳之言善意多?!?我欣賞這首詩,初想何不叫《孺子鵝》呢? 細讀,方知這不是贊美,而是告誡,既是 對小鵝說的,更是對世人說的。當然,如 果單看史老的照片,很多人會為動物界 的母子情深而感動,既而聯(lián)想到偉大的 母親。這樣的解讀也是符合照片的精神, 不過,我認為馬老如此聯(lián)想,意義更加豐 富。這也表明攝影藝術(shù)和文學(xué)作品一樣, 面對不同的接受者,會呈現(xiàn)出不同的韻 味。這次影展,史老還有一幅照片,是黑 天鵝馱著一只小鵝,旁邊還有一只有點 不太精神的小鵝,老鵝和小鵝都一動不 動,馬老以《為問媽媽鵝》為題作詩:“老 二撒嬌硬要老娘馱,老大垂頭長嘆可奈 何,為問媽媽鵝:你要對老大說什么?又 要對老二說什么?”詩是打油體,可生動、 俏皮,把照片的內(nèi)容很好地闡發(fā)出來了。
  史先生相機下不僅校園景物是常見 的,一些名勝的景觀也是人們一拍再拍的。如查濟的古民居便是無數(shù)畫家和攝 影家的題材,他們中有的人還在查濟買 房,經(jīng)常住下來,以供畫畫和攝影。不過 縱觀他們的作品,多是大同小異,或是整 體的古民居圖景,或是某個古民居,或是 古民居細部的一角。史先生把大樹、古民 居和如今查濟農(nóng)民耕種的土地組合起 來,這就不是博物館的展覽,而是古民居 的今天。馬老以《大樹對我言》題詞:“一 棵大樹站田邊,遠看山巒青延綿,近聞澗 泉流濺濺。三五民居不相連,大樹欣然對 我言:村小雖無雞犬喧,人人知足飽且 溫,山家不羨桃花源。”詩歌以大樹的口 吻,把今日查濟之美表達得極為充分。當 然,史老也有查濟古民居一覽圖,老先生 與時俱進,運用單反數(shù)碼技術(shù),仿佛如航 拍一般,把查濟這個古村的面貌展示出 來。對此,馬老也贊不絕口,他對著圖片, 賦詩《查濟一覽》:“若不識查濟,駐足觀 此圖。史公登高按快門,千戶想逃皆服 輸。為爾做廣告,有何不可乎?配詩恨筆 拙,圖未盡其余。奉勸實地去考察,破鈔 不多行不虛。帶回板栗哄娃娃,博得一笑 樂何如?!?br>  攝影也好,詩歌也好,要反映自然和 現(xiàn)實社會。史老的自然風(fēng)物圖片和馬老 的歌頌自然之作,說明他們?nèi)死闲牟焕希?黃德寬說:“……當我們了解了兩位先 生,再來鑒賞他們的攝影和詩作,真正打動我們的,也許更是他們熱愛生活的詩 意精神?!庇羞@樣的精神,人們才能發(fā)現(xiàn)美。不過,大自然也成 為古往今來許多人逃 避現(xiàn)實之所,兩位老先 生盡管是桑榆晚景,對 現(xiàn)實依然有正直知識 分子的關(guān)注之情,對于 農(nóng)村荒蕪,只剩留守兒童和老人的現(xiàn)實 非常痛心,史老有一幅查濟農(nóng)村的照片,馬老用《小巷人家》為題吟詠:“小巷無雞 鳴,四顧冷清清。丁男外地打工去,壯婦 市集謀營生。婆婆守家園,照看小孫孫, 忙得腳痛頭發(fā)昏,哪有功夫出大門?!?br>  在兩位前輩的作品展廳徜徉時,我 想起了包立民先生編著的 《百美圖》,這 部書的最大特點是有自畫像,還有書法 和題詞,題詞多是詩詞,一律以書法作 之,每幅自畫像中的書法和配詞各顯其 才,令人過目難忘;而史老和馬老的攝影 配詩也是圖像、詩詞、書法的結(jié)合?!栋倜?圖》的自畫像栩栩如生,史老的攝影亦 然。《百美圖》中有的詩詞和馬老的風(fēng)格 神似,如花鳥畫家孫其峰的自畫像是馮 驥才的配詩:“先生慣玩笑,何故不開顏? 難道為嚇鬼,怒容加冷面?錯矣!曾經(jīng)鬼 愛權(quán),如今鬼愛錢。先生唯有美,如此神 肅然,對否?”我們再看看馬老的《劉姥姥 在此沉思》:“啥地方?不能肊 斷。不似瀟 湘館,不似怡紅院。用剛學(xué)會的詞兒形 容,美輪美奐。我嗎,當年土地放衛(wèi)星,是 不講科學(xué),蠻干,老年人也要思想改造, 與時俱進,才能免錯誤常犯。”
  兩首詩作均用口語,自問自答,說出自一人之手,實不為過。
  包立民的《百美圖》很受歡迎,要是史老和馬老有《耄耋老人百美圖》出版,一定有益于社會。他們這份夕陽紅事業(yè) 是有價值的。
  有采訪者說,“霜期無葉落,花果正爛斑”是馬祖毅教授早年贈送給澳大利亞女詩人瑪格麗特的一首五律中所言, 我要說,這兩句詩也是對史錫康和馬祖毅教授本人的當下生活最好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