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文人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老百姓對吃一直就很重視。自從央視的美食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播出后,老百姓對吃就更講究了,知道吃里面有飲食文化,一菜一羹背后有人情溫暖。其實,還有一些舌尖上的文人,他們愛美食,猶如愛他們的文章一樣,那么癡迷,那么鐘情。
周作人和林語堂都寫過論喝談吃的小品、隨筆。周作人的《故鄉(xiāng)的野菜》《莧菜?!?,借回憶故鄉(xiāng)的風(fēng)土習(xí)俗,把吃與思鄉(xiāng)的情緒結(jié)合起來,寫得既沖淡雋永,又富于人文內(nèi)涵。而林語堂的小品《中國人的飲食》則在娓娓道來的聊天氣氛中,使我們“真正地享受了吃的歡樂”。文人的文字讓我們明白,吃里有文化,有藝術(shù),也有科學(xué),美食也是值得人們研究的。
梁實秋的生活小品寫得幽默風(fēng)趣、活潑灑脫。他的《雅舍小品》中有多篇描寫美食的文章,文字簡潔而余味無窮,寫西施舌(一種貝類)、醋溜魚、獅子頭、薄餅的幾篇,讀來令人想據(jù)案大嚼大快朵頤。他寫老北京的燒鴨、豆汁兒、小吃酸梅湯和糖葫蘆,讀來更令人口角生津、垂涎欲滴。在他談吃的文章里,充滿了對故鄉(xiāng)、故人的懷念,平實的語言里點點滴滴是對生活的感受。讀梁實秋談吃的文章,不亞于品嘗了一頓美食所帶來的滿足,更可算為一種精神的會餐。
錢鐘書曾在《吃飯》一文中,深情贊美過吃:“可口好吃的菜還是值得贊美的。這個世界給人弄得混亂顛倒,到處是摩擦沖突,只有兩件最和諧的事物總算是人造的:音樂和烹調(diào)?!卞X鐘書和楊絳在英國留學(xué)時,受不了房東的粗劣食物而搬了家。遷居后的第一個早晨,錢鐘書親自做了奶茶和烤面包端到床前,楊絳一躍而起,興奮不已,看來美食的力量在某些時候真是壓倒一切的。楊絳說,錢鐘書是一個很懂得吃的人,他喜歡帶家人去品嘗各種館子,親自點菜,而且絕對不會失手,這也可算得上是一大本事了。
在當(dāng)代文人里,汪曾祺堪稱是一位地道的美食家了。他不僅見識廣、吃過各種美食,也親自下廚做得頗有特色的萊肴,而且具備豐富的飲食文化的學(xué)識修養(yǎng)。他的《故鄉(xiāng)的食物》《故鄉(xiāng)的野菜》和《故鄉(xiāng)元宵》等名篇都把食物、吃喝和故鄉(xiāng)的習(xí)俗人情或直接或間接地糅合在一起,寫得睿智形象、情趣盎然,引起今人無盡的遐思和向往。而《五味》《四方飲食》則把全國各地的飲食習(xí)慣、古今人的口味變化,寫得娓娓動聽、如數(shù)家珍,讓人目不暇接,流連忘返。
專欄作家沈宏非,是以其美食文章而風(fēng)靡大江南北的。他將人們對美食的認識提升到了一個新的層次,達到了身體和精神的高度統(tǒng)一。在沈的《飲食男女》中,并不僅僅著眼于“飲食”,而是把筆觸伸向了“男女”。沈宏非堅持一貫的游戲文風(fēng),寫飲食男女和男女飲食,既不動聲色,嫻雅從容,又冷雋幽默,入木三分,如《安能辨我食雌雄》《鴛鴦茶》《霸王別雞》《男左女右》《惹火尤物》等篇章,將飲食的活色生香與男女的欲說還休表達得津津有味,令人捧腹之余,又滿口余香。
《舌尖上的中國》擊中的不止是濃濃的鄉(xiāng)愁,還有那舌尖上的“永無鄉(xiāng)”。而《舌尖上的中國》所傳達的平靜和溫情,正是現(xiàn)代中國人所追逐的“永無鄉(xiāng)”。而文人將美食之美賦予文字,于文字中升華美食之肉體和精神享受,成就了人生的樂趣。于這正是文人熱愛生活、享受人生的一種自我愉悅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