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第一人”的志愿者們在后河露營
■北師大朝陽附中的同學向“青少年 第一人”志愿者學習急救包扎
■“青少年·第一人”講師徐卿和張北華澳希望小學的孩子們在一起
■ 張北華澳希望小學的孩子正在學習急救包扎
■ 裕中中學的同學們學習野外生存技能--搭帳篷
“青少年·第一人”生存教育培訓是由北京師范大學、朝陽區(qū)教委、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等聯(lián)合發(fā)起的,旨在通過進行戶外生存知識、緊急救護知識、災害應急知識和心理情感教育等幾方面的培訓,提高學生們的生存技能。目前,該培訓項目正在朝陽區(qū)的18所實驗校以理論和實踐課形式廣泛開展。
據(jù)該項目的負責人之一,北京師范大學體育與運動學院分黨委副書記孫璞介紹,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再一次把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放在了重要地位,而這正是 “青少年·第一人”的信念。
于是,我們走進了這個名為“青少年·第一人”的生存教育培訓項目,以期對這個正在茁壯發(fā)展的項目有一個更深入的了解。
一堂實踐課
2012年11月30日,寒流侵襲北京,持續(xù)很久的溫暖逝去,冬天帶著嚴寒光臨了北京。
早上8點半,風吹著樹呼呼地響,奧利匹克森林公園前聚集了一大批背著大旅行包的人。
他們便是“青少年·第一人”的志愿者們,他們在風中走著、跳著,一邊抵御寒風,一邊等待著北信附中的孩子們,風吹得大家懨懨的。
不一會兒,北信附中的大隊伍來了。
志愿者們一下子來了精神,跑著去迎接隊伍,孩子們也開心地喊著“老師好”。剛才被嚴寒凝住的氣氛變得熱鬧起來。
9點,學生們在奧林匹克森林公園整隊集合完畢,在短暫的熱身后,“青少年·第一人”項目的志愿者領隊帶領大家開始了今天的活動。今天的主要內容是:以尋找等高線地圖上標示的點位為線索,在指定點位,學習如何通過指北針、手表和自然物辨識方向,手部、頭部等部位的急救包扎,選擇營地、搭建帳篷的野外生存知識以及在地震等自然災害發(fā)生時保護生命安全的方法。
初一X班的學生們被分成四個小隊,首先由第一小隊負責找第一個點位,組長帶領著小組成員開始用指北針和地圖找路,大家迷迷糊糊地繞了幾圈,還是沒有找到路,這時小組的同學們這個指著那邊,那個指著這邊,不知所措的組長便只好去找領隊幫忙。
“同學們,我再強調一遍,人動圖不動!”
于是組長和小組成員們又聚到了一起,大家圍著圈,開始商量,你說一句我說一句,終于決定了一個方向,于是大家又跟著第一小隊繼續(xù)向前出發(fā)。
“看!那是什么,C1,我們找到了?!币粋€第一小組的成員喊著,于是所有第一小組的同學都奔過來,大家看到貼著C1的標志,驕傲地望著彼此笑了。
在第一個點位,大家做了熱身游戲,然后繼續(xù)由第二組小朋友帶著去找下一個點位。
……這是這群孩子們參加實踐課的一個細節(jié)。
正像孫璞老師所解釋的,在這個生存教育的 “大課堂”里,顯性的教育是教給孩子們如何包扎,如何保護自己,在戶外如何搭帳篷,如何露營等等,而隱性的東西卻更為深刻的提高孩子自身的整體素質,讓他們學會在團隊合作中,和同學進行情感的交流,相互的溝通等等。
從無到有的嘗試
現(xiàn)在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在家長呵護下成長起來的他們從小就缺乏自我保護的意識。
孫璞說:“小時候大家都學習的前滾翻不就是在教我們摔倒的時候要保護頭嗎?”
可是又真的有幾人能在體育課上練習前滾翻時想到這一點,甚至連體育老師也把它僅僅當成了給很少運動的學生鍛煉身體的方式而忘記了它包含著的自我保護的意味。
在這時,學生安全問題的發(fā)生,驢友出游遇難的新聞,一次次警醒著人們“安全意識”危機正不斷地釀造著悲劇。
“雖然在“5·12”地震之后,學校逐步重視起這方面的教育,不斷開展演練,但這方面依舊不完備。2012年11月21日在海南省臨高縣一所小學里,原本只是進行地震演練,卻因在返回教室時沒有做好疏導而發(fā)生踩踏事件。還記得“5·12”地震時,有一個學校一個孩子都沒事嗎?那不就是訓練得好嗎!”孫璞感觸地說著。
正是由于這樣的一件件事,“青少年·第一人”應運而生。
一位老師強調著,“青少年·第一人”是教育項目而不是一個活動,它的最終目的是綜合素質的教育,國家一直在提素質培養(yǎng),可實際上卻沒有一個載體。而生存教育不光是個技能的問題,它包含了很多內容?!扒嗌倌辍さ谝蝗恕卑l(fā)展得好,正是因為他提供了培養(yǎng)素質教育的一個平臺。以前參觀博物館、春游或是辦講座,而這個項目他包括了各種綜合素質的訓練。
不讓一個孩子掉隊
“你們是不是不愿意受傷時看到自己的血還流呀?”
“是———”
“那你們是不是不知道如何使用繃帶呀、創(chuàng)可貼呀?”
“是———“稚嫩的孩子們被凍得通紅的臉上依舊帶著熱切的笑容,他們學著老師的模樣,手里拿著繃帶,認真地學習如何包扎傷口。
這是發(fā)生在位于河北省張家口市張北縣三號鄉(xiāng)的張北華澳希望小學的一幕。
美國新教育法案有一句著名的口號叫”NoChildLeftBe鄄hind”,正如這句話所說,“青少年·第一人”也注意到了這樣一群孩子們對于生存教育教育的迫切需要。
張北華澳希望小學是“青少年·第一人”生存教育培訓項目的發(fā)起方之一———北京師范大學體育與運動學院的對口幫助學校。今年7月,在體育與運動學院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中,老師和學生干部們?yōu)槿A澳希望小學的孩子送來了一批由北師大師生和社會愛心人士捐贈的物資,和華澳希望小學建立了聯(lián)系。有著壯美自然風光的張北是災害多發(fā)區(qū),但由于師資缺乏等原因,生存知識和技能的教育對于學校的孩子們是奢侈的。
11月3日至4日,張北縣突遭暴雪襲擊,積雪深度達15厘米,連接張家口市和張北的兩條通道張石高速和207國道全部封閉,張家口市區(qū)和張北交通中斷;11月20日16時14分在張家口市張北縣、沽源縣交界發(fā)生3.2級地震??墒窃诹阆率畮锥鹊牡蜏厍闆r下,希望小學的孩子們還沒有御寒的手套、帽子?!扒嗌倌辍さ谝蝗恕表椖拷M委會了解到這一情況,決定組織教師團隊帶著物資來到張北縣華澳希望小學開展支教活動,針對孩子們容易遇到的危險,講授并演示了地震、溺水、凍傷、煤氣中毒等突發(fā)事件的應對處理方法,以前連遇到擦傷情況都不會處理的孩子高興地說,有了這次培訓后,就可以用老師發(fā)的急救包包扎傷口了。單純的笑容里滿是對生存知識的渴望。
孫璞說,現(xiàn)在“青少年·第一人”的發(fā)展還在起步階段,時機成熟以后,會進一步推進這樣的支教活動。
志愿者團隊的發(fā)展
志愿者吳戈回憶,當時參加這個項目的時候,其實根本不了解這個項目,只是想學點知識,且可以得到一個紅十字會的證書,再加上知道這是一個公益項目,對公益一向比較感興趣的他就動心了,和幾個哥們一商量,便參與進去。
志愿者的培訓很專業(yè)。不但有各種“牛人”來上課,還會參加實踐,通過實地演練使自己更好地掌握生存技能。
“你要掌握十分,然后講一分?,F(xiàn)在北京小孩知道得多著呢,你給他講了他都知道的,他還能說出比你知道的還多的,他就不服你,但是他知道兩分,你再把剩下的八分講給他,他才能服你?!眳歉牝湴恋卣f。
除了專業(yè)的訓練,他還認識了很多研究生、博士生,他感慨在和他們交往的過程中也學到了很多。
可是做志愿者并不是一項輕松的活。五六點起床,一大早便擠地鐵奔赴目的地,然后在公園里帶著學生們操練一直到下午兩點結束,送走孩子們,大家坐在一起總結完才能回去。這便是這群志愿者們的活動寫照。
吳戈剛開始帶隊的時候,面對著一些調皮的孩子,只能一次次大喊著招呼他們,一次活動下來,自己的嗓子也啞了??墒撬趯嵺`中也逐漸找到了竅門。
“你得抓住他們的心理特點,比如吧,初中的學生性別意識開始增強了,他們喜歡男女之間相互競爭,那我就讓男生、女生分別組成兩隊比賽,這樣他們?yōu)榱粟A就更認真了!”吳戈會心地笑了,他很享受和孩子們逐漸了解的過程。
對于那些不聽話的孩子,吳戈更是利用他們想要出風頭的小心思,適當?shù)乇頁P一下他們,結果他們不但不鬧了,反而幫著自己吳戈整起隊來。
孩子們在活動完了以后常常會聯(lián)系志愿者。應接不暇的短信,QQ聊天使得志愿者們有些“吃不消”。
“不能都回,沒有那個功夫,畢竟自己功課還是很忙,但是,他們真的很可愛。而且吧,那些家長們也很支持,常常給我們寫信,特真誠?!?br> 另外,來自社會的支持也讓吳戈覺得做這個是很值得的。
“每次我們做完一次培訓,就會有很多媒體跟著報道,我們會去看那些報道,覺得我們做的是有意義的,我們不是默默地在做,有人在關注我們的項目?!?br> 除了媒體,來自朝陽區(qū)教育委員會、社會福利基金會等的支持也使得大家對這個項目的穩(wěn)定性更加放心,從而專心致志的堅持下來.
另一件讓很多志愿者們津津樂道的事是去張北支教之前,“青少年·第一人”相關人員聯(lián)系淘寶店主購買物資,在聊天的過程中,店主聽說這是捐贈給學生的,不但沒有收費,還主動將物資免費郵給了他們。
這樣的成就感和幸福感使得大家凝聚在了一起。
老師向我們展示了“青少年·第一人”的Logo———幾個一只手臂上舉的少年拉在一起,組成了一個圓。手臂上舉的人形,在實踐訓練里,代表著向對方靠攏,而多人在一起則代表著團結起來就會更有力量。
這是“青少年·第一人”的希冀。它希望青少年擁有生存知識,但更重要的是他能夠在第一時間站出來幫助別人,學生一定要在掌握一定技能的基礎上具備這種安全意識與幫助他人的意識。
在愛的信念里傳遞愛,這也許便是“青少年·第一人”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