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修行
每逢4月23日世界讀書日,各大媒體對讀書活動的報道不絕于耳。這種媒體心態(tài),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來講,就是越是匱乏,越是強調(diào)。當今社會,越來越多的人潛移默化地改變著自己的生活習慣,淡化了那份讀書的沉靜之心,甚至覺得玩網(wǎng)絡游戲或者吃吃喝喝比讀書更有趣味和意義。
在我看來,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設立讀書日,大約有兩個目的:一是提醒那些不讀書的人,要讀書,要用知識與思考去豐富自己的內(nèi)心世界,增加個人的內(nèi)在美;二是提醒把書讀錯的人,應該有所轉(zhuǎn)變,不要急功近利。
古人常言“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可是未必說了“書中自有成功學”。在這個浮躁與焦慮的時代,一些人希望有面子地活著,認為有錢賺,有錢花,就是所謂的幸福,從而與《成功學》之類的書籍“同床共枕”,將其看成直達成功的秘籍。要知道,正是此類書籍誤導了我們,世界上原本就沒有什么捷徑,唯有刻苦自勉才能獲得成功。
另外,還有一類讀書人,沉浸在讀書的“軍備競賽”中,整日以圖書館或其他場所作為“啃書”的戰(zhàn)場,一個星期“讀”了三四本學術書籍,只求數(shù)量不求質(zhì)量。以快餐式讀書之法來對待一本好書,實為遺憾。要知道,天下的書是讀不完的,我們不但要在書中尋找知識,更需要學習的是一種思維方式。
讀文史哲書籍,絕不能淺嘗輒止,輕視這類知識的人,或許并不懂得“思辨的張力”來自何處。日積月累下來的文史哲知識,能讓我們在今后的工作中受益匪淺。它們就好比中藥,不能立竿見影,卻能根治疾病。
我們讀書之時,不該把知識斷裂化,而應該在某個時間段,系統(tǒng)地去讀書,以便形成一個邏輯較為清晰,思維較為深入的知識體系。今天覺得奧爾森的書有趣,明天覺得鮑曼的書好看,后天又覺得巴門尼德的書更實在……碎片化閱讀已成為現(xiàn)代人讀書的通病。但不專注乃是思考之病態(tài),沒有專注,就不可能有深入的思考,沒有思考,讀書何用?
我們究竟該怎樣讀書?反省以上所列舉的這些讀書之病,我們或許能找到適合自己的讀書之法。人生就是一場修行,依我看,這場修行無非就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罷了。
(作者系我校校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