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縱憑">
電子報
電子報

精采細挖哈工大精神傳統(tǒng)
蕭縱憑


  世界一流大學在本質上具有更強的文化傳承、創(chuàng)新和引領功能。長期以來,我校高度重視大學文化建設,于2007年制定了哈工大精神、校訓、校歌的試行方案,并于一年后確定為正式方案,集中反映了哈工大的辦學傳統(tǒng)和精神風貌。當前,我校正處在加快創(chuàng)建世界一流大學的關鍵時期,相比以往任何時候,更加需要文化的培育、凝聚、支撐和引領,更加需要文化傳承創(chuàng)新水平的整體提升。
  我們認為,凝練大學精神,只有像挖野山參那樣追根求源,從外圍開始,自遠而近、由下往上地精細采挖,把大學精神的主干和細節(jié)都挖掘出來,才能使受眾完整領略大學精神的內涵與外延、厚重與精彩。近年來,學校像挖野山參那樣精心采掘、凝練、呵護大學精神,并將其融入辦學治校的全過程,為加快創(chuàng)建世界一流大學、造就更多拔尖創(chuàng)新人才提供了有力的思想保證、精神動力、輿論支持和文化條件。
“堅守、爭上、包容、奉獻”的價值導向
價值取向是文化的核心和靈魂。回顧校史,“八百壯士”的艱苦創(chuàng)業(yè)、“南遷北返”的艱辛歷程、“211工程”的快速晉位、“985工程”的連續(xù)躍升……無不體現著哈工大人對大學精神的“堅守”,對多元文化的“包容”,充分彰顯了“爭上”的品質,涌現出了一批“奉獻”楷模,“堅守、爭上、包容、奉獻”已經成為了哈工大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成為了哈工大人的集體特征。
  “堅守”就是仰望星空,以“認認真真做事、踏踏實實做人”的態(tài)度和“耐得住寂寞、坐得住板凳”的功夫,堅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引領,堅守培養(yǎng)拔尖創(chuàng)新人才的使命,堅守哈工大精神傳統(tǒng)的踐行?!盃幧稀本褪悄_踏實地,以“緩進則退、不進則亡”的憂患意識和“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國際學術前沿”的卓越追求,時時事事?lián)屪C遇,挖掘窮盡自身潛能,爭教育質量之上、爭科學發(fā)展之上、爭報效國家之上、爭崇尚榮譽之上?!鞍荨本褪呛投煌?,以海納百川的胸懷和協(xié)作攻關的行動,包容他人,包容社會,包容世界,從而被世界和他人包容?!胺瞰I”就是獻身使命,以“淡泊名利、甘為人梯”的精神境界和“愛崗敬業(yè)、無私奉獻”的實際行動,履行神圣職責,提升幸福指數,引領社會風尚。
  多年來,我校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引領,大力倡導“堅守、爭上、包容、奉獻”的價值導向,堅持以“規(guī)格嚴格,功夫到家”為校訓,以“銘記責任,竭誠奉獻的愛國精神;求真務實,崇尚科學的求是精神;海納百川,協(xié)作攻關的團結精神;自強不息,開拓創(chuàng)新的奮進精神”為主要內容的哈工大精神為核心,將崇先尚優(yōu)的理念全面融入學校思想政治、教學科研、日常管理等各個方面,在全校上下形成了統(tǒng)一指導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強大精神力量和基本道德規(guī)范,推動學校屢創(chuàng)佳績、人才輩出、先進涌流,令人倍感鼓舞振奮。
“兩館一園”文化陣地
為了推動哈工大精神的載體建設,學校精心打造了以哈工大博物館、哈工大航天館、哈工大航天園為主體的“兩館一園”文化陣地。
  學校投入上千萬元,將1920年建校時的校址改建為博物館,組織大量人力物力廣泛搜集實物、深入挖掘史料,歷時達6年之久。博物館展示面積達2000余平方米,日常展品保持在5000件左右,設有“共和國的工程師搖籃”等4個主題校史展和“光榮革命傳統(tǒng)”等3個專題成就展,通過突出百年地磚、百年墻裙、百年鐵藝、百年地板和老吊燈、老鋼琴、老桌椅、老照片、老?;盏燃毠?jié)呈現大學精神,成為百年樹人的歷史見證和師生入校的第一課堂,也成為展示學校歷史和文化的重要窗口。許多領導和專家評價說:“哈工大博物館把歷史內涵挖掘得這么深,在國內高校是不多見的”。博物館還推出了上世紀50年代“讀書筆記”專題展覽,廣大師生倘佯在課堂筆記、實驗報告和手繪圖表的工整細節(jié)中,身臨其境地感受到了“規(guī)格嚴格,功夫到家”的校訓精髓,令許多師生感嘆不已。
  航天館始建于1986年,占地面積2000余平方米,設有航天器模型與實物展、發(fā)動機模型與實物展、導彈模型與實物展、火箭模型與實物展等6個主題展區(qū),其中不乏俄羅斯“資源號”返回艙、“長征一號”火箭、“東風二號”導彈等100余套(件)珍貴展品,成為目前國內高校中規(guī)模最大、展品種類最齊全、展品數量最豐富的專業(yè)性航天科技展館。
  學校以博物館、航天館為基點,擴展建成了哈工大航天園,設立了“哈工大星”雕塑、校訓石、小衛(wèi)星模型等景觀,建設了俄羅斯友誼園、馬祖光紀念園,命名了航天路、問天路、西昌路、酒泉路、文昌路、太原路、“神舟”小區(qū),塑立了馬祖光、陳光熙、洪晶等大師銅像,集中了空天技術創(chuàng)新研究院等一批高水平研究院所,充分彰顯了航天特色文化。
  “兩館一園”已經成為新生入學、新教工入職和入黨啟蒙教育的“第一站”、凝聚校友的精神家園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場所,先后被命名為黑龍江省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國防科技工業(yè)軍工文化教育基地、黑龍江省軍區(qū)高科技教育基地、黑龍江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黑龍江省關愛農民子弟實踐教育基地。學校因此成為全國高校博物館育人聯(lián)盟副秘書長單位、黑龍江高校博物館育人聯(lián)盟會長和秘書長單位。
講述哈工大的故事
我校堅持借助校內外的平臺和力量,深入挖掘精彩故事,傳播了大學精神,提升了學校形象?!皟绅^一園”堅持對社會公眾免費開放,截至目前,“兩館”累計接待校外參觀者近10萬人次。航天館創(chuàng)始人金永德、月球車專家鄧宗全、空間碎片防護專家龐寶君等教授堅持走出校園、走上熒屏,介紹航天科普知識、宣講航天國防精神、弘揚科技創(chuàng)新思想。
  在“天宮一號”和“神舟八號”交互對接的宣傳報道中,我校廣泛邀請媒體參與宣傳策劃,《光明日報》、《中國教育報》等100余家媒體給予了全面深入報道,網絡新聞達5000余篇,我校師生刻苦攻關、投身航天國防的精彩事跡廣為傳頌。我校在星地激光通信領域取得了重大技術突破,這是我校師生多方協(xié)同、團隊作戰(zhàn)、20年堅守的結果,不僅展現了哈工大人的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更充分彰顯了哈工大精神,成為眾多媒體爭相報道的又一熱點。
  在第24屆大冬會圣火采集、央視龍年春晚和“五月的鮮花”全國大學生文藝演出等重大活動中,我校學生堅持自覺弘揚航天特色文化,大膽創(chuàng)新、刻苦攻關,實現了科學與藝術的完美融合,被中央領導贊譽為“成功融入高科技元素,增強了表現力”,特別是“通過月球車等高科技手段的展示,表現了莘莘學子崇尚科學、勇攀高峰、報效祖國的時代精神”。
  展望未來,我校將始終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引領,營造“堅守、爭上、包容、奉獻”的氛圍,把哈工大精神傳統(tǒng)融入辦學治校的全過程,將精神文化、物質文化、行為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設體現在時時刻刻、融會到方方面面、滲透于點點滴滴,以高度的政治自覺、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承擔起大力推進文化傳承創(chuàng)新的使命,全員、全過程、全方位地推進文化育人工作,形成以國際影響力和國際競爭力為主要標志的、與世界一流大學目標相匹配的文化軟實力,努力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作出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