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電子報

五月節(jié)雜憶





  端午節(jié),閩南地區(qū)稱之為五月節(jié)。三天前,在電話里囑咐奶奶和弟在家自己包些粽子,不等我說完,她便急切問我,何時放暑假,糯米預(yù)先給我留了,等回去另包。估計她料得,若煮好冷藏在冰箱里,我不喜歡吃。其實,我向來不太喜歡粽子,剝了葉就跟蒸熟的糯米飯般,黏乎乎的。但制作粽子的過程卻饒有興趣。這次回去,一定跟奶奶好好學(xué),算是為至今沒有真正扎成一個五角粽“雪恥去恨”。
  在鄉(xiāng)下,五月節(jié)是插秧后迎來的第一個比較重要的節(jié)日,除非家中有人去世,三年內(nèi)不能包粽子,要不家家基本會在這天準(zhǔn)備的。
  五月節(jié)那天一大早,奶奶就把幾升糯米倒入盆里浸泡,然后開始準(zhǔn)備餡料。我們小孩子則被分配去采摘粽葉。老家木屋在山腳,從廚房走出,繞著小山道往上五六拐的山腰就有一片名副其實的粽葉林,粽葉林有一人多高,層層疊疊都是葉子。粽葉有個天然的“黃金比例”,不管多寬,都有一個相當(dāng)?shù)拈L度,剛好可以包成粽子。當(dāng)然,四指略寬的最好,這樣包出來的粽子大小合適也比較美觀。
  粽葉的選擇是很有講究的。
  一般不隨便在路邊采摘,而要深入林中或到某個邊角旮旯,精選那些又大又長,新鮮沒有蟲眼的葉子。其實大的葉子未見得好,若葉子大則必須也是長的,要不然包不住,尤其是太長太大的,扎粽子時還需有人幫忙。我們孩子為了多吃,總有意摻幾葉在其中。
  采摘回來的粽葉,浸在水池里,用抹布反復(fù)擦洗干凈,又用剪刀把頭尾修剪好,放在竹漏里晾干。這時,奶奶也差不多要炒餡料了,把瘦肉和事先發(fā)泡的筍干切碎,拌入牡蠣干,下鍋過油,調(diào)味,翻炒,出鍋,這是葷餡;另外還有煮熟的花生米、花豆,作為素餡。最后,將葷餡和素餡分別與淘凈的米攪拌均勻,放在一旁備用。
  爺爺也是有任務(wù)的,一早就出去了,晌午時分才拿著兩把大蒲扇般的棕櫚葉晃悠悠地回來。棕櫚葉必須是當(dāng)年新長的,摘去每一瓣葉子中間的硬梗,再把每對半幾等分,便成了扎粽子的繩子。說來有趣,這什物,就是小時候我們模仿電視里太監(jiān)公公的道具。
  一切準(zhǔn)備妥當(dāng),進(jìn)入包粽子的程序。奶奶是包粽子的好手,只見她把棕櫚葉絲掛到墻上的鐵釘上。在綁繩的關(guān)鍵時候,用牙齒咬住繩的一端,一系,再一打結(jié),粽子就成了。她包得粽子有棱有角,結(jié)實。
  我們有時瞎摻和,卻常幫倒忙,折葉、裝米倒還順利,可就包好要扎繩子時,一手握住,騰出的另一手卻無可奈何,只能向奶奶求助。而且就算最終扎成幾個,下鍋煮時,它們往往還是不幸 “遇難”,米粒跑得滿鍋都是。
  爺爺早就坐在灶前的木墩上生火添柴燒水,專等生粽子下鍋。兩大串粽子沒多久就包好了,生粽子順著鍋沿滑入,不一會,粽葉的清香,米香,伴著水汽騰涌而出,溢滿半個廚房。
  經(jīng)過的焦急等待,粽子終于出鍋了。我們搶先割下自己預(yù)先標(biāo)記好的粽子,不僅因為那是自己的勞動成果,而且里面還專門多加了餡料。我一般只吃兩個,然后聽奶奶吩咐去給叔伯們送些粽子嘗鮮。
  窗外,玉桂苑的幾株棕櫚樹并排而立,夏風(fēng)習(xí)習(xí),我聞到有粽香飄過。
  (作者系新聞與傳播學(xué)院2010級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