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電子報

我的四年和這張報紙





  每個人都有在這個離別的季節(jié)里寫下一篇文章的習慣,來銘記自己的青春,去感悟自己的韶華,或者是通過這種方式留戀青春,留住青春的自己。
  也許我是幸運的,因為在不同的時期,我的足跡都被鐫刻在了《蘭州大學報》上了,因此有了不朽的身軀,可以紀念遠行的思緒。六月是盛夏凋零的路口,也是青春啟程的路口。一切都開始顯得真切和清晰:有的人懷有黑格爾式的巨大的歷史感,有的人具有馬克思的“世界歷史的眼光”,有的人固守著傳統(tǒng)中國的“內(nèi)圣外王”??偨Y歷史的過程,是思想未來,因而才變得彷徨。
  初來蘭大《紹興的愛戀》
仍記得幾年前與友人的一次交談中說道,要是能到西北去讀讀書有多好,當時朋友就笑著說,呆上一星期還行,感受西部風情,多了可不好,四年太久。出于冥冥之中的情愫,還是來到這廣袤的大西北,開始了人生不同尋常的旅程。走一趟大西北,就像走在一塊失去平衡的土地上,不見紅燈綠酒,不見嘈雜繁華,只是一種靜謐,一種安安分分的生活。
  剛來時有各種的不適應,西北不像江南,珠圓玉潤般生輝,沉魚落雁般美麗,但這幾夜我與它默默對視,安靜中總聽見一個聲音在呼喊。那就是幾代十幾代西北人為使這片土地重新平衡的努力奮斗。因此,大一我在適應,我在尋找自己,我參加了各種各樣的活動,在第819期上發(fā)表的 《紹興的愛戀》,就是我參加草科院“我愛家鄉(xiāng)”演講比賽的演講稿。
  對家鄉(xiāng)的懷念是對新鮮環(huán)境的陌生,是大學迷茫生活的開始。大學初來時,是2009年,正是蘭州大學的百年校慶,大一的每一天像個安分守己的高中生那樣,在天山堂和昆侖堂徘徊游蕩,那年瘋狂的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類活動,發(fā)現(xiàn)大學確實是對高中壓抑生活的解放,抱著練膽子的功利主義,獲得了大大小小不等的獎項,萃英山下好讀書,其中樂趣只能自己去尋找,無關一心圣賢,只是自我安泰。
  尋找自我的方向,尋覓大學的味道。
  
尋找價值觀《對黨說句心理話》
時間隨著筆尖劃過白紙,留下的青春記憶,也都匆匆的干涸逝去。很快,大二了,2011年5月,我作為甘肅省社團的唯一代表參加了共青團中央紀念建黨90周年的活動。第810期《對黨說句心里話》發(fā)表的我的感言就是我與會發(fā)言稿中的一句心聲。去上海參會的這次機會源自于我參加的大學學生組織。在這個第二課堂里,我參加了學院的團委學生會,參加了青年政治研究會,到了大二的這一年我繼續(xù)在期間工作。
  夸美紐斯指出:“假如要去形成一個人,那便必須由教育去形成。只有受過一種合適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為一個人?!币虼宋胰ソ邮芨鞣N各樣的教育、培訓。大二,我感覺那一年很忙,因此課業(yè)也有所下降,因為不在是這個校園里最小的一部分人群了,開始去獨立承擔自己應負擔的事情,這一年開始了身份的的轉化,雖然依然忙碌于做一個參與者,但是已經(jīng)逐漸過渡到一個組織者。興趣是人最好的導師,在青年政治研究會期間,我以現(xiàn)實主義為弦,以理想主義為曲,演奏著獨特的震撼。在這一年,我與同學們共同演繹策劃天賦;在這一年,我們體驗舌戰(zhàn)群儒;在這一年,與志同道合者共享智慧與激情!
  大二的時光是整個大學里最無憂無慮的歲月,上面還有學長學姐照顧,天塌下來壓不倒我,有一群天真無暇的學弟學妹幫助著我,地陷下去也埋不了我。大二可以在迷茫中消耗自己的時光,因為無憂無慮,因為現(xiàn)實與夢想的邊界還是那樣模糊。
  可是回不去了。
  
收獲成長《五·四訪談錄》
跟前兩次上報紙的情形不同,這次我以圖片的形式在報紙上出現(xiàn)。第821期,我校隆重舉行慶祝建團90周年文藝晚會暨五四評優(yōu)表彰大會代表學院領獎的大幅圖片。同時我也參加了《先輩回眸應笑慰,擎旗自有后來人———蘭州大學青年學生五·四訪談錄》,這兩次出現(xiàn)的機會跟我整個大三生活有著密切的關系。
  這一年我的空余時間占據(jù)在學生會活動當中。工作中遇到過挫折,遇到過心酸。對挫折我不是消極地忍耐或回避,而是直面正視人生挫折,積極尋求克服和戰(zhàn)勝挫折的有效途徑,撫平傷痕,把它當做一種人生的經(jīng)歷和磨練,繼而一往無前地向人生的目標奮斗。
  這一年,我赴舟曲參加暑期社會實踐活動,通過自己的雙腳丈量災后的痛苦,通過自己的喉嚨呼喊人性的光輝。實踐是了解國情、增長本領的最好課堂,是磨練意志、汲取力量的火熱熔爐,是施展才華、開拓創(chuàng)業(yè)的廣闊天地。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透,數(shù)學使人精細,物理使人深沉,邏輯修辭使人善辯,政治使人莊重。大學的學習,我從課本里領略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思辨性,但是我又從課堂之外收獲了從未有過的幸福。獲的不僅僅是友誼。
  
走進學通社人物專訪
大四這一年,我有兩次保研的機會,最后我通過創(chuàng)新人才渠道免試推薦攻讀碩士研究生,師從王維平教授。大四變得很安靜,因為沒有了大一以來的種種光環(huán),課余的時間除開看書,就有大把大把的業(yè)余時光,通過自己的努力,后來我也成為這份報紙的一份子,成為了學通社的一名記者,我的第一個采訪就是第831期全國優(yōu)秀志愿者何乃柱博士,我提前準備相關工作認真準備采訪,身體例行感動著我,第二個采訪是第834期的藏鄉(xiāng)姑娘卓瑪,同學的友誼讓人溫暖使人羨慕,在第835期我還采訪了蘭州大學我最喜愛的十大教師之一馮虎元教授,先生之風,山高水長,之后,我采訪了另一名十大教師岳鳳珍教授,她善善誘人,親切感人至今難忘,當然還采訪了我置身其中的蘭州大學雙A計劃團隊。
  于此同時,我也會去客串幾次攝影記者,通過這一次次的活動增強了我的閱歷,在通過一次次采訪和文章的發(fā)表,我會去尋找,去回味,去銘記在這張報紙里的我還有遠方的讀者,你。
  大學的蛻變成熟過程都與這張報紙———《蘭州大學報》密切相關,整個大學一直在尋找,尋找自己的定位,尋找自己的方向,尋找自己的未來,而我也從一名旁觀者,成為了參與者,現(xiàn)如今也成為了這張報紙的采編者。人庸庸碌碌也是一生,勤勤懇懇也是一生,如今又到了六月,又是個離別的季節(jié),且是屬于我的季節(jié),我們2009級的離別。還記得我們青春的模樣嗎?那樣青春,那樣萃英年華,還記得我們青春的文字么?那樣稚嫩,那樣似水流年。
  本科畢業(yè)了,我們約個三年的會,等我研究生畢業(yè)后,再與這張報紙道別。去挖掘,去守候,去等待,去流淚,去堅持,去相信,總有什么值得我們?nèi)サ却?,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