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子報
電子報

靈魂的獵者———茨威格小說導讀


  編者按:在大眾消費文化越來越多地制造了單極化的擬像世界的今天,如果打開一本經(jīng)典,你也許不難找到重歸家園或是重新認識自我的感覺。
在德語文學,特別是在奧地利文學中,斯·茨威格是中國讀者最為熟悉的作家之一。他在一九三九年用英文寫的一份簡歷中這樣寫道:“……我的著作的影響也超出了民族,這是一種特別幸運的機緣,甚至是生活所給予我的最偉大的祝福。正如我感到整個世界是我的家鄉(xiāng)一樣,我的書在地球上所有語言中找到友誼和接受。”在他生前,特別是死后,歷史為他的這段話做了印證。據(jù)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統(tǒng)計,斯·茨威格是作品被翻譯成最多語言的作家之一,是世界上擁有讀者最多的作家之一。
  茨威格是在一個開明和富有的新式猶太家庭中長大的,他早熟而勤奮,十七歲時,就在報紙上發(fā)表了第一首詩;讀大學時,出版了第一部詩集;第一個短篇小說發(fā)表于一九○二年,第一部短篇小說集出版于一九○四年;他的第一部劇作,創(chuàng)作于一九○七年;《艾米爾·凡爾哈倫》是他的第一部傳記性著作,發(fā)表于一九一○年。茨威格在文壇上各個領域都進行了嘗試,并得到了好評,贏得了名聲。
  然而他清醒地認識到,他缺少生活經(jīng)驗,“直到二十六歲,我還沒有創(chuàng)作出真正的作品”。真正形成自己風格和有了自己的藝術特點的標志,是他一九一一年發(fā)表的小說集《初次經(jīng)歷》。評論家里·弗里頓塔爾稱,這個集子才使茨威格成為一個小說家?!冻醮谓?jīng)歷》表達了他獨具特色的創(chuàng)作上的追求,這就是去探索和描述人的精神世界和心理活動。這成為他此后創(chuàng)作的一個基調(diào)。
  羅曼·羅蘭稱茨威格是一個“靈魂的獵者”,在《初次經(jīng)歷》中,作者透過一個天真無邪的兒童的目光,去觀察和表現(xiàn)一個被情欲所主宰的成人世界,這個世界充滿了“灼人的秘密”。在他的第二本小說集《熱帶癲狂癥患者》(1922年)和第三本小說集《情感的迷惘》(1927年)中,茨威格淋漓盡致地施展了“靈魂獵者”的才能,細膩地展示了情欲男女的心態(tài),心電圖式地描繪了這些人物在情欲的驅使或遭到意外打擊時的心理變化和意識的流動。用茨威格自己的話來說,它們是帶有精神分析的,是探索個人的隱秘角落,是與“激情的黑暗世界中的幽明相聯(lián)的經(jīng)歷”。
  人的心靈是一個幽暗的神秘世界,心理學家一直為揭示它的秘密而不斷地進行探索和研究。弗洛伊德在世紀交替時期所創(chuàng)建的精神分析學在這一領域做出了劃時代的貢獻,并迅速地形成一種強大的思潮,影響遍及許多學術領域,并成為現(xiàn)代派文學的源頭之一。托馬斯·曼、黑塞等著名作家,包括茨威格在內(nèi),是最早承認和敬重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說的德語作家。為了表達對弗洛伊德的仰慕,茨威格把一九二五年出版的《與魔的斗爭》題獻給這位偉大的心理學家。無可諱言,茨威格在以情欲—激情為主題的作品中,可以明顯感覺得到弗洛伊德理論的影響,也正因如此,當時有的批評家稱茨威格小說是弗洛伊德學說的庸俗化的圖解。這當然是一種苛評,茨威格這些作品本身所達到的藝術高度就是對這種譏諷的一種反駁。
  茨威格的小說有著強烈的藝術魅力和獨具的藝術特色;巧妙的構思,戲劇性的情節(jié),懸念的設置以及形象化的語言,顯示出了令羅曼·羅蘭一再稱贊的藝術表現(xiàn)力和被高爾基稱之為的“立體感、嚴肅性和力量”。對人物的精神世界的探索,對心理活動的描繪,如心電圖般地記錄下意識流程的波動起伏,細致入微地展現(xiàn)心態(tài)的變化,就使他筆下的人物形象豐滿,富于藝術感染力。
  茨威格在小說藝術上所達到的成就博得了像高爾基、黑塞、羅曼·羅蘭等人的贊揚。羅曼·羅蘭稱茨威格“在歐洲理性不變的光輝中的德語文學,他代表了古老德國的藝術和精神的傳統(tǒng)”。托馬斯·曼在茨威格逝世十周年時寫道:“他的文學榮耀直達到地球上最后一個角落……也許自伊拉斯穆斯以來,沒有一個作家像茨威格這樣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