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電子報

新生“駕到”:“特殊”新生奪人眼







  雙胞胎新生、臺灣新生、27歲“大齡新生”、13歲最小新生……每一年的新生中,總有一群這樣的人,他們或是代表了校園新一年招生政策的改變,或是用自身的經歷譜下了動人的樂章。朝鮮族姐妹花:入我校不同專業(yè)“聽人都說‘吃在武漢、愛在華師’,我們就挺向往的?!眮碜约职壮擎?zhèn)賚縣的雙胞胎李美羅、李美慧姐妹說起話來有東北妹子特有的爽朗大氣,報名咨詢時,學長學姐所展現(xiàn)的“百年老?!钡娘L韻與“愛在華師”的熱情深深地吸引著她們。
  錄取到我校英語師范專業(yè)的姐姐李美羅說,家長本來不放心考到這么遠,想讓姐妹倆就近報考東北師大,姐妹倆便約定一定要考到一起好讓家長放心。但由于名額問題,最終仍然選擇了華師。談及轉專業(yè)的機會,姐妹倆都表示不會為了在一起而轉專業(yè)、換寢室?!拔覀冊谝黄饡蛘獭??!崩蠲懒_笑著說。
  “她們姐妹倆一直有自己的默契與交流方式,是我們父母也比不了的?!眿寢尳疠x說,雖然當初不放心她們離家這么遠上學,但是愿意支持孩子們自己的追求和想法。這次來到武漢,發(fā)現(xiàn)與家鄉(xiāng)差別較小,也更加放心了。
  “如果我要是錄取不了,就回去復讀或者跟著美慧來武漢打工!”每當一個人遇到低谷,信念開始動搖時,另一個人就會有半撒嬌的方式說“難道你不想跟我考到一起了么?”姐姐李美羅高考554分,妹妹高考560分,姐妹倆在報志愿時,提前批與第一批的志愿都填報了華師。最終姐妹倆以超出錄取線十分以上的優(yōu)勢如愿以償地考到了一起。
  看著略顯凌亂的床鋪,李美羅說自己還沒來得及好好整理,父母都在賓館休息,“不想讓父母來鋪床”,姐妹倆異口同聲地說。
  6名臺灣學生:因仰慕華師名聲而來今年是我校首次招收臺灣學生,據悉,將會有6名臺灣籍新生在我校度過大學四年的時光。截至9月8日下午,已有5名完成報到。校招生辦公室主任羅高峰介紹,我校為首批獲得招收港澳臺學生資格的高校之一,但是一直以來沒有大力宣傳。這6名學生是由我校首次招收入讀本科。學校對他們并無區(qū)別對待,他們和學院其他學生一樣,學費、住宿等待遇等同。
  幾位學生雖是臺灣籍,但都已在大陸學習生活數年,對大陸并不陌生。新聞傳播學院的沈子茵可以算是個“武漢通”了,由于父母工作太忙,在臺灣讀完國小后,她就跟在武漢的外公外婆住在一起,至今已超過六年。
  趙厚安和宋元廷這兩人在廣州讀高中時便是同班,同樣因為對心理學的興趣,報考了華師心理學院并被錄取。他們都是隨著父母工作調動而來大陸求學。宋元廷也是因父親工作調動來到廣州讀書,他坦言由于一直在大陸讀書,對大陸環(huán)境已經很熟悉,所以來到華師并沒有很強烈的新奇感,“樹很多,但是中山大學也有很多樹,也有歷史感”。
  參加港澳臺聯(lián)考前就填好志愿的沈子茵,把華師的新聞專業(yè)作為第一志愿,并如愿以償。“以前就知道華師是武漢最好的幾所高校之一,來之后覺得校園挺大,綠化環(huán)境也好?!苯逃龑W院的李曉宣原先特別希望畢業(yè)以后能夠當一名國小老師,所以一早就打定主意要報考師范類院校。她有關系比較要好的學姐在武漢讀大學,直接向她推薦了華師。親自走進華師后,李曉宣覺得“這里確實挺好的”。
  27歲高考生劉昆:“85”后新生的數學夢拎著行李來到元寶山5棟宿舍,確認網上訂購物品,打掃宿舍,完成報到。雖然在陌生的環(huán)境中,但劉昆對于這一系列流程并不陌生。因為,這并不是他第一次以本科生的身份進入大學。
  2005年,從華師一附中畢業(yè)的劉昆順利考入武漢大學數學與統(tǒng)計學學院。從小學習成績優(yōu)異的他對自己有很高的要求,大一他一直刻苦努力學習。然而,漸漸地,他發(fā)現(xiàn)許多同學并不努力,而是在考試中使用投機取巧的方式,也同樣得到了很好的成績。這讓他感到心理上的沖擊與不平衡。從大二開始,他也開始動搖自己之前的想法,逃課成為了他的家常便飯。他的專業(yè)課概率論在大二下學期掛科了,學位證書也因此而與其 “失之交臂”。
  因為四年內未修夠學分,劉昆又在學校多留了兩年。直到2011年,他去考研,但由于數學專業(yè)課成績不好而以失敗告終。最終,他決定離開武大,重新參加高考。于是,26歲“高齡”的他便去報名參加復讀學校,終于在今年的考試中以570分考入我校心理學院。
  表面外向,實際內向,他很少參加各項活動,也鮮與人交流,大多數的時間都用來讀書。由于交際圈小,還在武大上學時,他就發(fā)現(xiàn)個人與群體的不同和特殊,由于數學上也有對此的數據研究,劉昆便萌發(fā)了將心理與數學在此方面結合研究的想法,這也是他選擇我校心理學的原因。
  對于過去,他確有遺憾:“不喜歡的課也要認真學,要給自己制定一個踏實連貫的學習計劃?!边@是他給自己的要求,也是給“學弟學妹”的忠告。
  最小新生郭洋:不是神童,我很普通報到首日的桂中路上人來人往,一位1米6左右扎馬尾辮的女生被淹沒在人潮。因張望半天也未找到接送自己的學姐,她微胖的臉上顯出了絲絲焦慮。
  打了幾通電話,她和爸爸終于找到了學姐,她緊繃的臉上也露出了單純的笑容。
  這便是我校2013屆最年幼的本科生郭洋。你很難想象,她是一個只有13歲的小女孩,她卻與我們身邊的大學生不無二致。她很喜歡笑,和室友熟悉后,會和她們講很多話,講到激動時還愛帶上些小動作。
  郭洋1999年生于河南商丘。從小在開辦幼兒園的家庭里長大,她自一歲起便開始“上”幼兒園,而受惠于母親良好的學前啟蒙教育,她更是在小學連跳兩次級,年僅8歲時就成為初中生。讀初中后,她就完完整整地讀完初高中六年,直至今日考入華師。
  13歲的她在外人看來是“神童”、是“天才”,但她很反對。她強調自己很普通,學習也就一般,“我很喜歡玩,喜歡和同學一起玩;除去起早貪黑的現(xiàn)象,我就和同學們一樣?!?br>  在父親以及朋友的推薦下,她最后選擇了華師作為第一志愿,對地理的熱情使她把旅游管理當作第一志愿。她很快進入了大學生的角色,她對新校園充滿新奇,急切想知道自己上課的樓棟。當在看到衣柜里的軍訓服時,她興奮地翻出貝雷帽很驕傲地戴上,還問爸爸帥不帥氣。
  郭洋并不是一個小孩,那份懂事和成熟能很明顯感受到。她擔心爸爸早餐一碗熱干面吃不飽,就又悄悄地給他買了個餅;看到前來探訪的輔導員,便堅持要讓座給她;購置生活用品時也會選便宜些的,只想為父母省點錢。
  雖然她也會像很多的女孩一樣想家。送走爸爸的時候,她強忍著不舍沒哭出來。但她更清楚,即將開啟的大學生涯,她需要依靠自己。在宿舍里的第一夜,郭洋早已對大學生活有了粗略規(guī)劃,她要努力學習以拿到獎學金、她想考研到中國政法大學、她決定參加院里學生會競聘、她還渴望挑戰(zhàn)一下課外兼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