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在腳下 攝影/許 林
□南開大學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
人民群眾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力量源泉和生命根基?!吨袊伯a黨章程》規(guī)定:“黨在自己的工作中實行群眾路線,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把黨的正確主張變?yōu)槿罕姷淖杂X行動?!边@樣一條群眾路線,是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主義關于人民群眾是歷史創(chuàng)造者的原理,系統運用到黨的全部活動中形成的根本工作路線,是引領我們做好各項工作、保障黨和國家事業(yè)蓬勃發(fā)展的生命線。
群眾路線是引領全黨做好各項工作的根本路線
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領導中國革命和建設的長期實踐中,不僅在指導思想上堅持了“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的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而且在實際工作中形成了“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領導方法和工作方法,并使之成為我們黨在一切工作中都必須始終堅持的根本路線。
所謂“根本”,就是關系事物的生存和發(fā)展,因而必須堅持始終,任何時候也不可須臾離開的東西。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是我們黨永葆生機活力的根本。從這個意義上講,黨的群眾路線,就是要使我們黨與人民群眾建立正確關系的路線,就是要使我們黨用正確的態(tài)度與正確的方法去領導人民群眾的路線,它貫穿于黨的全部活動之中,是實現黨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組織路線的根本工作路線,是引領全黨做好各項工作的根本保證。
其一,群眾路線是黨的宗旨和黨性修養(yǎng)的集中體現。勞動群眾是人類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創(chuàng)造者,是推動社會變革的決定性力量。我們黨作為先進階級和廣大人民的先鋒隊,把勞動群眾視作力量之源和勝利之本,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奉為根本宗旨和唯一使命?!耙磺袨榱巳罕?,一切依靠群眾”,正是這一性質宗旨的集中體現。因此,只有首先具備群眾觀點,牢固樹立一切為了人民群眾的觀點,一切向人民群眾負責的觀點,相信群眾自己解放自己的觀點,向人民群眾學習的觀點,才能在工作中真正執(zhí)行群眾路線。如劉少奇所指出:“黨性不純的人不可能走群眾路線。”江澤民也強調:“真正學會運用黨的群眾路線,需要經歷一個端正立場、改造世界觀、鍛煉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風的長過程,要下一番苦功夫,才能做到?!?br> 其二,群眾路線是與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結合在一起的。毛澤東把黨在長期實踐中形成的群眾路線,提升到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高度進行理論概括,指出:“在我黨的一切實際工作中,凡屬正確的領導,必須是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這就是說,將群眾的意見(分散的無系統的意見)集中起來(經過研究,化為集中的系統的意見),又到群眾中去作宣傳解釋,化為群眾的意見,使群眾堅持下去,見之于行動,并在群眾行動中考驗這些意見是否正確。然后再從群眾中集中起來,再到群眾中堅持下去。如此無限循環(huán),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確、更生動、更豐富。這就是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边@個經典論述,表明黨的群眾路線是主觀與客觀相一致、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認識世界與改造世界相統一的認識路線和工作路線。
其三,群眾路線是一套完整科學的領導方法和工作方法?!皬娜罕娭衼恚饺罕娭腥?,把黨的正確主張變?yōu)槿罕姷淖杂X行動”,涉及了我們黨在開展一切工作時所必須經過的兩個階段和若干環(huán)節(jié)?!皬娜罕娭衼怼?,就是黨在制定政策的階段,必須經過深入群眾、調查研究的環(huán)節(jié),在發(fā)揚民主的基礎上,集中群眾的智慧和經驗,制定出反映群眾愿望和要求的正確決策?!暗饺罕娭腥ァ?,就是黨在執(zhí)行政策的階段,必須經過宣傳群眾、組織群眾的環(huán)節(jié),通過一般號召與個別指導相結合,從而“把黨的正確主張變?yōu)槿罕姷淖杂X行動”,并在此過程中檢驗和反饋政策的正確與否,從而及時作出必要的修正和補充。在實際工作中,上述階段和環(huán)節(jié)無限循環(huán)往復,從而使黨制定的政策更加科學正確,更加生動豐富,更加使人民群眾滿意。
是否堅持群眾路線決定黨和國家事業(yè)興衰成敗
我們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失去了人民擁護和支持,黨的事業(yè)和工作就無從談起。歷史和現實都證明,堅持黨的群眾路線這條生命線,黨和國家的事業(yè)就興旺發(fā)達,否則就會遭受挫折甚至陷于危局。
中國革命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反動勢力異常強大而革命力量比較弱小。在敵我力量懸殊的情況下,剛剛登上歷史舞臺的中國無產階級及其先鋒隊中國共產黨,要領導革命取得勝利,必須深深扎根人民群眾之中,依靠群眾、團結群眾、發(fā)動群眾。黨的群眾路線,就是在這種特殊環(huán)境和工作實踐中產生發(fā)展起來的。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我們堅持群眾路線,密切聯系群眾,使革命力量由小變大、由弱變強。從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前的共產主義小組開始,一批早期的馬克思主義者就把相當大的精力投入到工人運動中,開展深入的群眾工作,向工人宣傳馬克思主義,啟發(fā)他們的階級覺悟。黨成立后,我們更加重視群眾工作。黨的二大特別強調,“我們既然是為無產群眾奮斗的政黨,我們便要‘到群眾中去’,要組成一個大的‘群眾黨’”,“黨的一切運動都必須深入到廣大的群眾里面去”,“都必須是不離開群眾的”。正是因為深入到了廣大工農群眾之中,我們黨才能夠掀起轟轟烈烈的國民革命運動。
革命進入低潮后,我們黨走上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在此期間,黨內一些同志片面強調武裝斗爭,對發(fā)動群眾開展土地革命、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的重要性認識不夠,從而偏離了群眾路線。在中央蘇區(qū)主持政府工作時,毛澤東就批評有些干部在工作中不關心群眾生活、不注意工作方法。他舉例說:以前有一個時期,汀州市政府只管擴大紅軍和動員運輸隊,對于群眾生活問題一點不理,汀州市工農代表會議的一百多個代表,因為幾次開會都只討論擴大紅軍和動員運輸隊問題,完全不理群眾生活,就不高興到會了,后來會議也召集不成了,擴大紅軍、動員運輸隊的工作就更是極少見到成績;而長岡鄉(xiāng)和才溪鄉(xiāng)兩個模范鄉(xiāng)擴大紅軍多得很,公債也銷得多,其他工作也取得很大成績,原因就在于政府工作人員關心群眾生活、解決群眾困難,與汀州市的官僚主義領導方法是絕對的不相同。
當時,毛澤東正處于被黨內教條主義者批判和排擠的困難時期,見到這些同志在反“圍剿”中也像國民黨一樣大筑“烏龜殼”,認為以堡壘對堡壘就能筑起銅墻鐵壁,他便大聲疾呼:“同志們,這果然是銅墻鐵壁嗎?一點也不是!你們看,幾千年來,那些封建皇帝的城池宮殿還不堅固嗎?群眾一起來,一個個都倒了?!薄巴緜?,真正的銅墻鐵壁是什么?是群眾,是千百萬真心實意地擁護革命的群眾。這是真正的銅墻鐵壁,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完全打不破的?!钡牵@些正確主張并沒有被當時在黨內處于領導地位的“左”傾教條主義者接受,他們仍頑固堅持脫離群眾的盲動主義和命令主義,最終導致廣大革命根據地的喪失,紅軍被迫進行戰(zhàn)略轉移。
抗日戰(zhàn)爭時期,我們黨認真總結歷史經驗教訓,放手發(fā)動群眾,壯大人民力量,從而成為全民族反侵略戰(zhàn)爭的中流砥柱。在此期間,全黨對群眾路線的認識,也經歷了一個從不很自覺到比較自覺的過程。特別是黨的七大,把“和人民群眾密切聯系在一起的作風”確立為黨的三大優(yōu)良作風之一,同時在黨章中系統闡述了群眾路線問題,用以指導全黨的行動。正是我們黨對群眾路線進行了成熟的理論概括,并把高度的理論自覺轉化為全黨的自覺行動,我們才能夠接連取得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的勝利,建立起人民當家做主的新中國。
我們黨在全國范圍執(zhí)政后,群眾路線作為黨的革命傳統和政治優(yōu)勢,繼續(xù)得到堅持和發(fā)展。黨的八大第一次把“群眾路線”的概念寫入黨章,要求“不斷地發(fā)揚黨的工作中的群眾路線的傳統”。鄧小平還根據毛澤東的論述,在關于修改黨章的報告中進一步闡發(fā)了群眾路線理論,指出黨的群眾路線包含建立在群眾觀點基礎上的工作作風和工作方法兩個方面,并提出要通過建立制度和加強監(jiān)督來保證群眾路線的貫徹,使黨永不脫離群眾。
遺憾的是,接下來的“大躍進”運動,由于我們黨在工作中急于求成、違背規(guī)律,結果嚴重背離了實事求是和群眾路線,使黨的事業(yè)和人民群眾的利益受到重大損失。在糾正當時“左”的傾向的過程中,毛澤東再次強調要堅持群眾路線。他在1959年3月的一封黨內通信中指出:凡屬大政方針的制定和執(zhí)行,一定要征求基層干部和群眾中的積極分子的意見。信中還批評一些單位的領導干部幾乎完全脫離群眾,獨斷專行,在許多問題上僅僅相信他們自己,不相信群眾,根本無所謂群眾路線。但由于隨后開展了“反右傾”運動,這些正確認識沒有堅持下來。
1961年黨中央重新提倡調查研究時,毛澤東在給鄧小平的信中,把“反對恩賜觀點、堅決走群眾路線問題,向群眾請教,大興調查研究之風問題”,列為“農村中的若干關鍵問題”之一,并提出要“向群眾尋求真理”,端正黨的作風。1962年劉少奇在擴大的中央工作會議上,批評有些同志把群眾運動當作群眾路線的唯一方式,指出“違反群眾路線的所謂‘群眾運動’,不僅不能真正反映群眾的意見和要求,而且損害了群眾的積極性,損害了黨的威信”?;仡櫺轮袊闪⒁詠砦覀凕h在經濟工作和政治運動中發(fā)生的偏差,原因之一恰恰就是這些運動形式上是群眾運動,實際上卻程度不同地違背了群眾的利益和意愿。至于“文化大革命”給黨和國家事業(yè)造成的嚴重損失,更是根本背離群眾路線的所謂“群眾運動”導致的惡果。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群眾路線的優(yōu)良傳統得到恢復發(fā)揚和繼續(xù)發(fā)展。在領導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過程中,黨中央要求全黨在任何情況下都必須堅持群眾路線,妥善處理和協調社會各階層利益關系,把實現好、維護好、發(fā)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fā)點和歸宿,做到發(fā)展為了人民、發(fā)展依靠人民、發(fā)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進入新世紀新階段,我們黨在強調“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的基礎上,又提出了“以人為本”的發(fā)展理念,強調:“堅持以人為本,就是要以實現人的全面發(fā)展為目標,從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fā)謀發(fā)展、促發(fā)展,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經濟、政治和文化權益,讓發(fā)展的成果惠及全體人民?!闭俏覀凕h在新時期堅持和發(fā)展了群眾路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才取得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并得到人民群眾的衷心擁護。群眾路線在新的時代條件下,也成為我們黨永葆生機活力的生命線。
完成歷史使命必須毫不動搖堅持黨的群眾路線
黨的十八大向全黨同志提出了兩個階段性奮斗目標,即在黨成立一百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其后不久,習近平總書記又向全國人民提出了實現民族復興中國夢的偉大號召。兩個奮斗目標、一個共同夢想,歸結起來就是要通過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領導核心的中國共產黨,肩負著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實現上述奮斗目標和共同夢想的歷史使命。
我們的事業(yè)是億萬人民的事業(yè),我們的黨要領導人民完成如此重大的歷史使命,關鍵在于能不能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能不能繼續(xù)贏得人民群眾的支持擁護,能不能有力動員全體人民團結一致共同奮斗。密切聯系群眾是我們黨在發(fā)展壯大過程中形成的最大優(yōu)勢,而脫離群眾則是黨執(zhí)政后面臨的最大危險。在新的時代條件下,面對新的形勢和任務,我們黨仍要牢牢把握群眾路線這一生命線,緊緊依靠人民群眾的智慧和力量。這一點,絕不能有絲毫的動搖和改變。
當前,我們有些領導干部在制定政策時,不識民情、不接地氣,片面強調與群眾實踐和基層探索相脫離的頂層設計,不去深入群眾、深入基層,不作全面細致的調查研究,而是閉門造車、照搬照抄甚至異想天開。對此,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推進改革開放必須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尊重群眾首創(chuàng)精神,要善于通過提出和貫徹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帶領人民前進,善于從人民的實踐創(chuàng)造和發(fā)展要求中完善政策主張,使改革發(fā)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不斷為深化改革開放夯實群眾基礎。
從今年下半年開始,中央政治局帶頭開展了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央經過反復研究,決定把這次教育實踐活動的主要任務聚焦到作風建設上,集中解決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這“四風”問題?!八娘L”是違背我們黨的性質和宗旨的,是當前群眾深惡痛絕、反映最強烈的問題,也是損害黨群干群關系的重要根源。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指出:工作作風上的問題絕對不是小事,如果不堅決糾正不良風氣,任其發(fā)展下去,就會像一座無形的墻把我們黨和人民群眾隔開,我們黨就會失去根基、失去血脈、失去力量。為此,我們要對作風之弊、行為之垢來一次大排查、大檢修、大掃除,既要立足當前、切實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又要著眼長遠、建立健全促進黨員、干部堅持為民務實清廉的長效機制。
面對長期艱巨的歷史任務,我們黨面臨的“趕考”遠未結束。從新的歷史起點出發(fā),只要我們毫不動搖地堅持黨的群眾路線,時刻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真正做到為民、務實、清廉,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就沒有完成不了的任務,就一定能夠以優(yōu)良的作風和實干的成效,向歷史和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執(zhí)筆:劉景泉、高志勇、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