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學風建設為主導 深入推進學校內涵式新發(fā)展———從人事職能部門角度思考學風建設
學風建設是衡量一所高校辦學思想、教育質量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標,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為社會培養(yǎng)高素質人才的關鍵,是構建和諧校園的重要內容。學校將2012年確定為“學風建設年”,意義新且深遠,有利于進一步深化、升華學校師德愛崗敬業(yè)教育,促進學校專業(yè)、管理等各類隊伍建設,全面、正確主導學生學風建設,有效促進學校校風、學風、教風和文化等建設,持續(xù)推進學校內涵式發(fā)展。
學風建設是一項面廣量大的基礎工程和系統(tǒng)工程。新形勢下,高校的學風建設不僅面臨著新的機遇與挑戰(zhàn),也是一項新課題。
高等學校在加快自身改革與發(fā)展的過程中,對學風建設的認識內涵不斷拓展,由學生主體擴展到“教師主導+學生主體”。1992年,由清華大學、華中理工大學、大連理工大學等高校共同發(fā)起的首屆高校學風座談會將“在改革開放新形勢下,針對學生探討加強學風建設的新途徑、新方法”確定為會議的主題。2011年12月2日,教育部出臺了《教育部關于切實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學風建設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要在‘十二五’期間開展高校學風建設專項教育和治理行動,堅決反對不良學風,有效遏制學術不端行為,營造風清氣正的育人環(huán)境和求真務實的學術氛圍?!比骊U述了學風建設的重要性、緊迫性、指導思想和工作目標;明確了高等學校在學風建設中的主體地位。
就學風的內涵、特征而言,“學風”即“學習的風氣”,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的“學風”指學生學習的風氣,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表現(xiàn)出來的精神面貌和行為風尚。廣義的“學風”涵蓋與學生的學習和成才相關的各個方面,包括師生學習風氣、治學風氣和學術風氣。不同領域對“學風”的認識不盡相同。政界認為“學風”是黨風的重要組成部分;理論界將“學風”界定為對待馬克思主義和從事理論研究的態(tài)度;學術界認為“學風”主要是指在學術研究和知識學習過程中的精神風貌和思想態(tài)度,包括治學精神、態(tài)度、風氣和原則等,反映出學者治學、研究和做人的態(tài)度和精神風貌;教育界將“學風”闡述為學校理念、精神、文化的體現(xiàn)。對高校而言,學風建設的本質主要表現(xiàn)為三個方面,即大學理念的展現(xiàn);人文精神的彰顯;生活和生命意義的生成。2010年8月26日,北京理工大學黨委決定將“實事求是,不自以為是”確定為學校的“學風”。該校的前身是1940年創(chuàng)辦于延安的自然科學院,徐特立在擔任院長期間,組織開展了為期9個月的教育方針大討論,并在《解放日報》上發(fā)表了《再論我們怎樣學習》一文,提出了“實事求是,不要自以為是”的思想。1949年10月,徐特立為《河北教育》創(chuàng)刊號題寫了“實事求是,不自以為是”九個字,并說明這是學風中最重要的?!皩嵤虑笫?,不自以為是”的“學風”正是對徐特立教育思想的傳承。
就“學風”與校風的關系而言,校風是學校在辦學過程中長期積淀而成的具有行為和道德意義的風氣,包括學風、教風、作風?!叭L”與校風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密切相關。學風是校風建設的落腳點,是三風建設的核心;教風是教師職業(yè)道德的外在表現(xiàn),是三風建設的基礎;校風是教風、學風和領導作風、行政作風的綜合反映。如,中國海洋大學的校訓是“海納百川 至人至德”,校風是“團結 勤奮 求實 創(chuàng)新”,學風是“求是 求博 求精 求新”,教風是“治學嚴謹執(zhí)教嚴明 要求嚴格”。由此可見,作為一種群體風氣,校風建設與學校的歷史積淀、文化傳統(tǒng)、管理體系和社會影響密切相關,它既有賴于教學、管理、服務等部門的齊抓共管,又需要教師、干部、職工的通力合作。因此,我們要把推動學風建設與領導作風建設、機關作風建設和教風建設緊密結合起來。
由于高校的學風建設與培養(yǎng)高素質人才及學校自身的發(fā)展建設緊密相連,各個高校近年來都十分重視學風建設問題。然而,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當前高校學風的某些方面還不能令人滿意,產(chǎn)生學風問題的主要原因有:深層次師資隊伍人才斷層問題仍然存在;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和侵蝕;辦學行為失范,辦學觀念有待更新;管理制度和相應法律不健全。我校人才斷層問題顯得尤為突出。2003年我校合并組建時,在職教職工3366人,專任教師1306人;2011年專職教職工3438人,專任教師1714人。8年引進近600名教職工,基本都是青年教師。
教育部趙沁平副部長認為,在學風建設中,治學風氣是主導,學術風氣是基礎。教師隊伍的師德、學術道德建設是核心,有了一支獻身教育、師德高尚的教師隊伍才能嚴謹治學、言傳身教,在育人過程中培育起學生良好的學習風氣。作為人事職能部門,我們將圍繞學校工作要點,嚴格把握“制度(依據(jù))+教育(氛圍)+監(jiān)督(機制)”的基本工作主線,切實推進學校學風建設。
以貫徹文件為契機,整體規(guī)劃,把學風建設作為內涵式新發(fā)展的基礎建設來抓。積極貫徹落實《教育部關于切實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學風建設的實施意見》和《教育部、中國教科文衛(wèi)體工會全國委員會關于印發(fā)〈高等學校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的通知》要求,從學校實際出發(fā),制定并完善加強學風建設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形成領導有力、責任明確、協(xié)調配合、監(jiān)督到位的學風建設工作體制機制。
把學術道德建設和教師嚴謹治學、從嚴執(zhí)教作為當前教風建設的重點。一方面,圍繞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開展師德師風建設。一是以學術道德建設為核心開展多種形式的教育活動。二是與崗位設置工作相結合,加強師德師風制度建設。通過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優(yōu)化教師隊伍和規(guī)范教風的有效機制;結合學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實施競爭上崗、多勞多得、優(yōu)質優(yōu)酬,大力倡導教授為本科生上課,特別是上基礎課;注重發(fā)揮名教授的傳、幫、帶的作用,加快青年教師的培養(yǎng);同時要制訂完善各類教師工作規(guī)范、教師崗位聘任、考核制度等規(guī)章制度,使教學工作更加規(guī)范嚴謹。對少數(shù)違背學術道德的教師,要嚴肅批評,認真處理,情節(jié)嚴重者要調離教師隊伍。在教師職務晉升中,加大對教師教學態(tài)度、教學質量、學術道德、師德等內容的考核。通過嚴格、科學的管理,培育良好的教風,建立良好的學術氛圍,塑造一流的師資隊伍。三是大力開展教師崗位培訓、社會實踐訓練,提高廣大教師的綜合素質和適應科學技術進步的能力。教師的崗位培訓不僅應重視學科知識和教育規(guī)律等方面的內容,更應該強調師德教育、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轉變及文化素養(yǎng)提高等內容,使廣大教師進一步端正教育思想,明確育人目標,進一步展示具有新時代特征的教師形象,不斷增強敬業(yè)愛生、教書育人為榮的思想觀念。應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使青年教師參加社會實踐,減少青年教師由于實踐能力不強對教學工作的影響,通過教師的課堂教學和科學實踐活動為學生塑造理論聯(lián)系實際、嚴謹扎實的學風典范,起到言傳身教的作用。四是抓好典型引路工作。五是嚴格教師考核管理。另一方面,圍繞提升服務水平,抓好行政作風建設。一要注重自我教育;二要加強培訓;三要完善考評獎罰機制;四要強化監(jiān)督約束機制;五要培育典型示范引導;六要興調查研究之風。
75年前,著名科學家竺可楨在就任浙江大學校長,向全校師生發(fā)表就職演講時說:“教授是大學的靈魂,一個大學學風的優(yōu)劣,全視教授人選為轉移。假使大學里有許多教授,以研究學問為畢生事業(yè),以培育后進為無上職責,自然會養(yǎng)成良好的學風,不斷的培植出來博學敦行的學者。”作為學校人事管理部門,我們要對內強化管理,對外強化服務,不斷創(chuàng)新工作思路,改進工作方法,全力做好人才工作,為優(yōu)良學風的形成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