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的日子里,我校迎來了“三慶”之年———慶祝學校建校110周年、毛澤東求學一師100周年和毛澤東誕辰120周年。全校師生同心同德,以“三慶”為契機,為建成特色鮮明、湖南領先、全國知名的教學型高等師范學院而努力奮斗。
一、名校鑄春秋回顧我校校史,主要有四個特點:
一是歷史悠久而傳統(tǒng)光榮。我校自創(chuàng)辦至今一直是一所公辦的師范院校。最早發(fā)軔于1902年8月建立的湖南全省師范傳習所,1903年2月升格為高師層次的湖南師范館,同年12月改為湖南全省師范學堂,1904年11月又改為湖南中路師范學堂,兼負高師和中師兩個層次的培養(yǎng)任務,俗稱“兩級師范學堂”。因同時建立的還有湖南省城大學堂,雖大學堂很快就夭折,但我校在相當長一段時間里一直被人們稱為“湖南亞高學府”。1908年我省增設優(yōu)級師范學堂,我校優(yōu)級師范選科的學生于1909年2月畢業(yè)后,便?!耙栽炀托W教員為目的”。1912、1914年相繼改為湖南公立和省立第一師范學校,解放后更名為湖南省第一師范學校。1992年又開始培養(yǎng)大專程度的小學教師,2000年升格為師范??茖W校,2008年再升格為師范本科學院。作為一所具有110年歷史的公辦師范院校,在華夏大地只有我校和北京師范大學。就高師層次而言,我校早年與北師大有某些相似之處。就中師層次而言,在清朝末年的1902年,我校與福州、成都、全閩師范學堂是全國率先建立的4所公辦師范學堂;在辛亥革命后的1912年,又與河北保定、山東濟南、江蘇南通、浙江湘湖師范為全國第一批建立的5所公辦師范學校。我校前身則是南宋著名哲學家、教育家張栻于1161年創(chuàng)辦的城南書院,迄今已有852年的歷史,故有千年學府、百年師范之稱。就建校時間而言,城南書院較隔河相望的岳麓書院要晚一百多年,但比國際上著名的劍橋、牛津、巴黎和莫斯科大學則分別要早一百年左右。
瀟湘回嶺下,岳麓峙于前;千載理學地,百年師范天。城南書院在創(chuàng)辦之初,張栻即規(guī)定“以傳道而濟民”為辦學目的,提出學思并進、知行互發(fā)、博約相須、循序漸進、會講論辯、居敬窮理、存養(yǎng)省察這7項教學原則,歷宋、元、明、清4代,不僅為湖湘文化的形成發(fā)展作出了重要貢獻,而且也為湖湘教育留下了光榮傳統(tǒng)。湖南一師繼往開來,則在中國由舊民主主義向新民主義和社會主義進行偉大變革的時代,于辛亥革命至“五四”大革命時期、新中國建立后17年和20與21新舊世紀之交,創(chuàng)造了三個黃金時期,堅持傳承與創(chuàng)新、教學與科研、經(jīng)師與人師、理論與實踐、學校與社會相結合,積淀了寶貴的師范教育傳統(tǒng)。
二是名師薈萃而人才輩出。城南書院建立之初,張栻任山長,“與二三學者講誦”,其門人及再傳弟子成器者達數(shù)十人,如“開禧北伐”的將領吳獵、趙方,官至吏部侍郎的”忠鯁之臣”彭龜年,組織抗金、銳志當世的游九言、游九功兄弟,善于理財、整頓“交子”(紙幣)卓有成效的陳琦,“光于世學”的理學家張忠恕等。到了清朝中晚期,湘中大儒賀熙齡、余廷燦、余正煥、胡達源、陳本欽、孫鼎臣、何紹基、郭嵩燾、王先謙等相繼任城南書院山長兼主講,造就人才甚眾,最著者有賀長齡、胡林翼、曾國藩、左宗棠、李元度、羅澤南、王闿運、鄧輔綸、樊錐、張百熙、皮錫瑞及黃興、程潛等。這些師生多為進士出身的仁人志士。
我校在建國前的46年中,有歷任教職員工逾千人,學生近6千人。我校出版的《湖南第一師范名人譜》,在近7000名師生中篩選出入編名人328人,其中教師104人,學生224人。據(jù)《湖南省志》載,自辛亥革命至“五四”大革命時期,省城長沙聚集著名教育家29位,其中我校達27人,即徐特立、楊昌濟、黎錦熙、楊樹達、周谷誠、辛樹幟、舒新城、夏丏尊、李達、李維漢等。又據(jù)《湖南教育史》載,“五四”前后,湖南教育名人有18位,其中我校達12人,即楊昌濟、徐特立、毛澤東、黎錦熙、楊樹達、周谷城、何叔衡、謝覺哉等。對這18人,前4位著名教育家以4節(jié)篇幅分別進行了介紹,后14位則以1節(jié)篇幅綜合進行介紹,而前4位中的前3位即為我校楊昌濟、徐特立、毛澤東。我校入選《辭?!返膸熒两褚堰_36人,其中教師16人:王先謙、譚延闿、皮錫瑞、徐特立、楊昌濟、黎錦熙、楊樹達、易白沙、謝覺哉、周谷城、李達、田漢、辛樹幟、夏丏尊、舒新城、陳子展;學生20人:陳天華、陶峙岳、周鯁生、蕭三、蔡和森、毛澤東、何叔衡、李維漢、羅學瓚、張國基、任弼時、毛澤民、毛澤覃、段德昌、袁國平、郭亮、夏曦、劉疇西、呂驥、胡然。這36人中,有黨和國家領導人9人,民國政府首腦1人,科學院院士3人。此外,我校著名師生還有孔昭綬、易培基、王季范、袁仲謙、匡互生、錢基博、李肖聃、符定一、賀培真、程星齡、劉子載、劉雪初、柯藍、劉日新、李澤厚等。
我校在建國后的64年中,有歷任教職員工近2000人,畢業(yè)學生逾5萬人。據(jù)1999年不完全的調(diào)查統(tǒng)計,在1990年以前畢業(yè)的學生中有副高以上職稱者、處級以上干部和省級以上先進模范人物近千人。1999年前著名教師有周世釗、周仁濟、曾令衡、王輔湘、孟湘砥、王沛清、李勇帆、張巧訓等,著名學生有閔應驊、于來山、李元洛、黃鐵山、李少白、戴緒恭、陳連開、彭景翠、方建國、莫志斌、鄧球柏、劉可為、朱錦余、楊瑞華、黃夢均等。
三是光耀中華而名馳四海。早在12世紀60年代,張栻?qū)⒑胬韺W推向頂峰,影響及于全國。1167年,朱熹長途跋涉一個多月,從福建來到長沙,與張栻在城南、岳麓書院會講兩個多月,留下了“朱張渡”等名勝古跡和“城南唱和”40首等歷史文獻。12世紀90年代,朱熹任湖南安撫史時,重游城南書院,寫下了如下楹聯(lián):宛然浮玉千秋此處妙高峰,長興留芳當年一片干凈土。1822年,為表彰城南書院的興盛,道光皇帝親書“麗澤風長”4字匾額以資嘉獎。
我校在20世紀初葉為湖南實行民主教育的中流砥柱,不僅被社會上稱之為“湖南亞高學府”,而且被譽為“湖南教育界的一面旗幟”、“湖南新文化運動的發(fā)祥地”、“湖南革命青年的大本營”、“湖南培養(yǎng)教育與革命人才的搖籃”。
新中國建立后,1951、1981年兩次定為湖南省重點師范學校。1958年定為湖南省實驗學校。1960年授予全國文教先進單位。1972、1983年兩次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78年師范本部及附小列為全國重點中小學。1986、1992年兩次授予全國語言文字工作先進單位。1990年授予全國教育先進單位和湖南省文明衛(wèi)生單位。1991、1993年分別授予全國小學語文、數(shù)學教改實驗先進單位和湖南省環(huán)保教育先進單位。1995年列為湖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我校光耀中華,名馳四海,因而招引著國內(nèi)外無數(shù)來賓的參觀訪問、學習考察。據(jù)不完全的史料統(tǒng)計,自1970至1999年來賓達6127101人,其中國內(nèi)來賓6049843人,國外來賓50670人,港澳臺同胞、海外僑胞26588人。2000年至今,國內(nèi)外來賓已超過200萬人。一師給他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別值得一書的是視察、指導一師工作的黨和國家領導人先后有王首道、程潛、謝覺哉、郭沫若、華國鋒、耿飚、鄧穎超、周谷城、陶峙岳、毛致用、宋任窮、江華、陳慕華、李鐵映、李嵐清、楊得志、李錫銘、宋平、李長春、彭佩云、陳至立、蔣正華、周鐵農(nóng)、路甬祥、徐匡迪、王兆國、劉延東,題辭、指示一師工作的先后有毛澤東、胡耀邦、胡喬木、李維漢、方毅、楚圖南、嚴濟慈、赴樸初、江澤民等。
四是開拓創(chuàng)新而與時俱進。我校于1992年開始培養(yǎng)專科程度的小學教師,經(jīng)過8年的努力,2000年3月升格為師范??茖W校,又經(jīng)過8年的努力,于2008年4月升格為本科師范學院。兩個8年兩上臺階,學校突飛猛進。2012年底較之1999年底學校占地面積由258畝擴大到1346畝;建筑面積由89899平方米增加到406682平方米;儀器設備值由382萬元增加到8123萬元,固定資產(chǎn)達9個億;圖書資料由22萬冊增加到140萬冊;在校學生人數(shù)由2117人增加到17303人;在職教職員工由100余人增加到888人,其學歷以本科為主體(碩士生僅3人)提高為以碩士生、博士生為主體,有博士生60人,在讀博士生51人;其職稱以高級講師為主體(副教授僅4人)轉(zhuǎn)變?yōu)橐越淌?、副教授為主體,有教授75人,副教授195人。
13年來,畢業(yè)學生4萬人。升本5年來,我校共獲科研課題452項,其中國家社科和自科基金課題6項、教育部課題19項、省廳課題427項,進??蒲薪?jīng)費760萬元、學校配套科研經(jīng)費940萬元、科研成果獎勵經(jīng)費250萬元;發(fā)表科研論文2603篇(其中SCI66篇、EI36篇、CSSCI281篇、人大復印資料轉(zhuǎn)載19篇),出版學術專著、教材近百部。
目前學校有黨政工團管理機構21個,教學教輔專業(yè)部門15個;設置7大學科門類、27個本科專業(yè),其中國家級特設專業(yè)1個,省級重點專業(yè)2個,“十二五”教改實驗示范專業(yè)2個;國家級精品課程3門,省級12門。學?,F(xiàn)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全國紅色旅游經(jīng)典景區(qū)、國家級小學骨干教師培訓基地、國家級教育體制改革試點單位、全國學校藝術教育先進單位、全省小學教師培養(yǎng)培訓和教研教改基地、湖南省語言文字規(guī)范化學校、湖南省青年毛澤東研究基地和德育基地。(未完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