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海鷗院長談大學的精神與使命
本報訊 10月16日晚,通識教育中心邀請學校羅海鷗院長做客第31期通識教育大講堂。羅院長以“大學的精神與使命”為主題在教三311室做了精彩的演講,300多名師生一起分享了一場精神大餐。
羅院長在開講前先讓同學們談談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大學和最敬佩的教師等問題,一下子引發(fā)了同學們的濃厚的興致和積極的思維。在同學們一番的回答后,羅院長開始闡述,真正的大學不僅有體,而且有魂,是魂與體的完整統(tǒng)一體。大學有體有魂,有血有肉,才能使辦學不僅僅停留在“形”和“體”的層面,而進入“神”和“靈”的境界,完成其育人教化,傳承文化,引領社會,造福人類的偉大使命。大學的使命及其實現(xiàn)使命所體現(xiàn)的精神,便是大學的靈魂所在。
羅海鷗院長說,美國著名思想家、哈佛大學教授詹姆斯曾說,真正的哈佛是看不見的。這個看不見的哈佛,其實就是哈佛的靈魂,在其優(yōu)秀的兒女身上。北京大學陳平原教授則認為,大學的精神,在其經(jīng)久不衰的感人的故事里。國學大師、新亞書院創(chuàng)始人錢穆也說過,談一所學校的精神,最主要是看學生顯露的氣象,呈現(xiàn)的風度和格調,因為學生才是大學的主體。羅院長認為,其實,從?;蘸偷袼艿却髮W的文化標識,也可以品讀出大學的使命和精神。然后,他以北京大學的?;?、哥倫比亞大學的雕像為例,深入淺出地解讀了大學應有的使命與精神:大學根本使命是教育,是立己樹人,是要千方百計培養(yǎng)超過老師的學生。為師之要,在于立己樹人,即積極而深刻地影響學生,引導學生自信而不卑,把潛能展現(xiàn)出來,成為最完美的自我(best)。教師的職責,就是引導和幫助學生站在自己的肩膀上,承前啟后,繼往開來,實現(xiàn)文化的傳承、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只有這樣,大學才能卓爾不群,長盛不衰,不斷為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建樹新風、提供人才。教師的神圣,在于甘當人梯、成就他人,在于在默默無聞的平凡崗位上鍥而不舍甚至忍辱負重的堅守。這里面都體現(xiàn)了以追求真理的科學精神和超越個體的群體關懷的人文精神相統(tǒng)一的大學精神,也體現(xiàn)了北大老校長馬寅初所說的“犧牲個人而盡力于公”的大學精神。大學若有這種精神,無論舉辦何事,則結果之良好,俱可期而待。
羅院長還引用德國哲學家費希特的話說,社會的每個階層,都沒有貴賤之分,給社會階層以尊嚴的,不是階層本身,而是每個階層的人們能夠竭盡職守,忠于自己的職業(yè),完滿地完成自己的使命,這樣他就會得到更大的尊重和榮譽。并以香港大學三嫂、劍橋大學打字員等為例,告誡同學們,要立志做大事,不怕“身份低”。在平凡的崗位上,無私無畏、認真負責、精益求精,同樣可以做出非凡業(yè)績,顯示出高尚動人的精氣神。同學們上大學,不僅要讀書,更要讀“人”;不僅要關注課程,而且要關注師長。站在師長的肩膀上,了望世界,心存感激,發(fā)憤學習,成為負責任、強能力、善創(chuàng)新,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的優(yōu)秀湛師人。
在互動環(huán)節(jié),同學們紛紛發(fā)表自己的感受和體會,并結合自己的專業(yè)提出疑惑。羅院長結合自己的人生經(jīng)歷,勉勵大家珍惜大學時光,勤奮學習,掌握本領,為湛師、為祖國的美好明天不斷努力?。ㄔ恨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