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節(jié)選
四十四
原文: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BR> 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
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今譯:聲名和生命比起來哪一樣親切?生命和貨利比起來哪一樣貴重?得到名利和喪失生命哪一樣為害?
過分的愛名就必定要付出重大的耗費;豐富的藏貨就必定會招致慘重的損失。
所以知道滿足就不會受到屈辱,知道適可而止就不會帶來危險,這樣才可以保持長久。
引述:常人多輕身而徇名利,貪得而不顧危亡。老子乃喚醒世人要貴重生命,不可為名利而奮不顧身。
“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這是很有道理的話。放眼觀看,處處可以見到社會人群在求奪爭讓的圈子里翻來滾去,其間的得失存亡,其實是很顯然的。
四十五
原文: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大盈若沖,其用不窮。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靜勝躁,寒勝熱。清靜為天下正。
今譯:最完滿的東西好像有欠缺一樣,但是它的作用是不會衰竭的。
最充盈實的東西好像是空虛一樣,但是它的作用是不會窮盡的。
最正直的東西好像是彎曲一樣,最靈巧的東西好像是笨拙一樣,最卓越的辯才好像是口訥一樣。
清靜克服擾動,賽冷克服暑熱。清靜無為可以做人民的模范。
引述:一、本章是對于“大成”“大盈”的人格形態(tài)的描述;“若缺”、“ 若沖”、“ 若屈”、“ 若拙”、“ 若訥”,都是說明一個完美的人格,不在外形上表露,而為內(nèi)在生命的含藏內(nèi)斂。
二、“靜勝躁,寒勝熱。清靜為天下正?!边@三句是說明清凈的作用,在文義上,和以上各警句不相關,疑是他章錯簡。清凈的作用,將在五十七章、六十一章講到。
任繼愈在《老子新譯》中寫道:“這一章講的是辯證法思想。老子認為有些事物表面看來是一種情況,實質上卻又是一種情況。表面情況和實際情況有時完全相反。在政治上不要有為,只有貫徹了‘無為’的原則,才能取得成功。”這個分析是準確的。老子運用辯證法認識事物、認識人。尤其對于那些國富兵強,拓地千里,并國數(shù)十,成其大功的王侯將相,如果不因此而昏昏然,看到自己的缺陷和不足,豐滿充盈的如果能以細小視之,富裕卻以不足居之,再加上如屈、如拙,當然會其用無窮。
四十六
原文: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于郊。
禍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今譯:國家政治上軌道,把運載的戰(zhàn)馬還給農(nóng)夫用來耕種。國家政治不上軌道,連懷胎的母馬也要用來作戰(zhàn)。
禍患沒有過于不知足的了;罪過沒有過于貪得無厭的了。所以知道滿足為止的人,永遠是滿足的。
引述:戰(zhàn)爭的起因,大半由于侵略者的野心勃勃,貪得而不知止足,結果侵入國土,傷人性命,帶來無窮的災難。老子指陳統(tǒng)治者多欲生事的為害,警惕為政者當清凈無為,收斂侵占的意欲。
“天下無道,戎馬生于郊。”也可反映出當時兵馬倥傯,互相殺伐的慘烈情況。本章和三十章、三十一章都含有反戰(zhàn)思想,沉痛抨擊當時的武力侵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