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歌未央[散文]
">
電子報
電子報

□ 于姍姍
青春歌未央[散文]

    手指撫過《未央歌》摩挲的紙頁,窗外微微有雨。 青春,是一首不會結(jié)束的歌。
    好喜歡黃舒駿啞啞的調(diào)子唱出的青春的感覺,“你知道你在尋找你的藺燕梅/你知道你在尋找你的童孝賢/你知道你在你知道你在/你知道你在尋找一種永遠……”即使戰(zhàn)火紛飛的時代,未央歌魂牽夢縈 。
    月薪收入不夠買一斗米,靠變賣舊物,兼職代課謀生的教授;盡是砂子、稗子和老鼠屎等“佐料”混成的“八寶飯”充饑的學生。有時候大家甚至連有鹽無味的老蔬也吃不起,終年以辣豆瓣或是豆腐乳度日。師生們大多貧血,面黃肌瘦。 
    “戰(zhàn)士應當戰(zhàn)死在疆場,教師應當累死在課堂” , 歷史系主任吳其昌先生1944年2月9日,帶病講授《商周史》 因吐血過多突然暈倒,學生們趕緊把他背到家里,卻再也沒能回到講臺。 
    沒有自修的場所,樂山老霄頂茶館有了學子蹤跡, 學術(shù)滲透了茶香,更多的時候,還是花上兩分錢泡一杯“玻璃”吧,擺上作業(yè)論文,隔了窗遠眺,大渡河水波四濺,內(nèi)心丘壑,就算只是白開水,因了這心境也便有了濃濃的茶味了,“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實在是好詞。 
    民族興亡,匹夫有責。早在1937年9月21日,尚在珞珈山,王星拱校長在開學典禮上說:“在過去的五年中,我們把眼淚咽下去,往肚皮里流;今年我們的眼淚,是往外流了!不但流淚,而且流血! ……我們大學學生,應當做國民的表率。我們應當咬定牙關(guān),撐起脊梁,抱必死之決心,爭取最后的勝利?!倍嗌俚奈浯髮W子奔赴前線血火戰(zhàn)場;多少進步團體應運而生,政談社、文談社、風雨談社、海燕社、地平線社、課余談社、馬克思主義小組……      
    還記得《未央歌》里女生宿舍打平伙買花生豆吃的場景,孩子氣的笑臉,美麗的無法用言語來描述,誰收到匯款了,就請客打牙祭,江團魚、脆皮魚,還有蟹黃包。大張大張的墻報,戰(zhàn)火也沒能阻礙住的文學與審美情調(diào)。林霄同學辛苦組織蝴蝶展,還有生物系每年秋季舉辦的菊花展。
    玫瑰花在灰燼和殘骸中萌發(fā),在空襲過后的土壤盛開,恍若奇跡 ,坐落白塔街而得名的全校惟一的女生宿舍第七宿舍白宮,非女同學一概不得入內(nèi)。女同學不愿有人到宿舍來找。因此,那青澀的情感便寄托岷江之上一葉葉扁舟上了吧。從西岸上船,道聲“單推”,于是老船工心領神會,不緊不慢地搖槳,由著渡船慢慢漂悠。 
    三春花事,無論何時何地,都是美到亮烈且驚艷。遙看當年樂山,仍是不由自主掉下了眼淚。青春的姿勢,總是昂揚到讓人不可逼視,縱使隔了塵埃,時代更遷,回首處,山河蒼茫,青春歌未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