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的那邊,有一雙雙渴望學習的眼睛
記我校侗族學生楊曉雷家鄉(xiāng)助學路
“作為一個從大山里走出去的孩子,我深知其中的不易,我希望通過我的努力,能讓家鄉(xiāng)的孩子們在這條路上走得輕松些?!眮碜詮V西的侗族小伙楊曉雷說到這些的時候,靦腆地笑著。
楊曉雷,我校理學院應用物理專業(yè)大三學生,在剛剛過去的暑假,他和他的小伙伴結束了為期十四天的廣西三江縣知了小學支教活動,用實際行動詮釋了無悔青春。挑戰(zhàn):
暑期興趣輔導班大山里有最美的風景,還有一雙雙渴望學習的眼睛,遺憾的是,卻沒有與之相配的學習條件。坐落在云貴高原東南麓的廣西三江縣知了小學,僅有6名老師,而他們卻擔負著整個小學6個年級以及一個學前班所有科目的教學任務。硬件設施的落后,也使得教學十分艱苦,夏無風扇祛熱,夜無電燈照明,學校甚至沒有足夠的教室安置244位學生,他們每天只能擠在桌椅殘缺不全、昏暗狹窄的教室里學習。
2012年暑假,剛剛高考結束的楊曉雷并沒有選擇放松自己,而是自發(fā)組織創(chuàng)辦了知了小學有史以來第一個暑期興趣輔導班。他比誰都清楚,“大學生”這個稱呼在寨子里不僅是一種榮譽,還代表著一種責任。
輔導班的創(chuàng)辦過程并不順利,楊曉雷迫切需要同行者。作為寨子里第三個走出大山的大學生,他想到了村里的其他兩名大學生,于是他一次次跑去和他們進行商討,最終說服他們與自己一起創(chuàng)辦這個暑期興趣輔導班。邁出了第一步,楊曉雷有了信心和勇氣走下去。向校長借教室、借教學設備,去獲得村干部的批準,最重要的是他們還要去勸服村里人愿意放心地把孩子交給他們。待一切塵埃落定,楊曉雷長長舒了口氣,“感覺就像打了一場仗似的,很累,但是贏的感覺很開心!”
由于師資力量不足,課外圖書缺乏,平時孩子們在學校只能學習一些語文數(shù)學等必修科目,因此楊曉雷的輔導班決定用音樂和美術給他們打開世界另一扇窗戶,“一開始孩子們蠻不開心的,因為暑假還要上學,但是沒過幾天,一個比一個積極,最后幾天甚至在我們之前就到了教室。”楊曉雷對孩子們的改變很欣慰,即使自己累點兒,但只要孩子們能學到一點東西,就夠了。
也正是這樣一次自發(fā)行動,讓楊曉雷和孩子們的心緊緊相貼。除了暑假的興趣輔導班,寒假時他還會組織孩子們排演節(jié)目,在大年三十為寨里的鄉(xiāng)親表演?!盁o論什么時候,孩子們的表演永遠不會缺少觀眾,總是里一圈外一圈地圍著很多人?!闭勂疬@個,楊曉雷一臉自豪。緣分:
“伯藜”為助學添翼收到南通大學錄取通知書的時候,內心除了圓了大學夢的欣喜,楊曉雷更多的還是擔憂,因為大學四年的費用對他的家庭來說是一筆很大的負擔。楊曉雷的家鄉(xiāng)———廣西三江縣知了村,至今仍是國家級貧困村。地處偏遠,交通不便,山區(qū)的土地又貧瘠,家家戶戶的莊稼只夠自家人果腹。除此以外,沒有任何經濟來源。青壯年只能丟下老弱婦孺,出山務工。
隨通知書一起寄到大山里的還有資助貧困大學生的資料,從中楊曉雷發(fā)現(xiàn)了 “伯藜助學金”———這是由新加坡著名實業(yè)家陶欣伯創(chuàng)辦用于資助家庭貧困卻志存高遠的在校大學生。入學后,憑借優(yōu)異的成績,楊曉雷申請到了伯藜助學金,加入了伯藜學社。在那里,有一群和他情況相似的“陶學子”。
初來南通,楊曉雷既被大城市的繁華和美麗所吸引,又被遠離家鄉(xiāng)的孤獨感所包圍。所幸的是,學校提供的各種補助政策,老師和同學給予的理解、關懷與包容,逐漸溫暖了他,讓他能夠毫無芥蒂地學習和生活。
開學沒多久,楊曉雷離開大山的第一個生日到了,陶學子們?yōu)樗e辦了一場生日聚會,那是他20年來最為感動的生日記憶,現(xiàn)在提起,楊曉雷依然淚濕眼眶。
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讓楊曉雷很快融入到大學集體,但在他心底的最深處還有一件事始終放不下--家鄉(xiāng)還有一雙雙渴望求知的眼睛,他一直在想怎么才能給家鄉(xiāng)的孩子帶來更多的幫助。"我的家鄉(xiāng)給了我很多,我不希望它永遠背負著貧窮的標簽,也不希望山里的孩子像我們的祖祖輩輩一樣,沒有知識、沒有能力、不知道生活除了種地還有其他的意義。"楊曉雷在山中淳樸溫馨的環(huán)境下長大,那個叫知了村的小寨子是他難以割舍的存在。
大一下學期在討論學社年度工作計劃的時候,楊曉雷就提出幫扶貧困山區(qū)孩子上學的方案。方案提出便得到了老師和同學的一致認可,并最終確定以知了小學為社團愛心幫扶山區(qū)項目的第一個試點。陶學子們通過義賣募捐、勤工助學等方式籌集了善款2855元,他們用這筆錢買了各類學習用品送到知了小學每位小學生手中。這一切無疑給了楊曉雷很大的鼓舞,然而他想做的絕不只是這些,他還想帶著陶學子親赴山村支教,給知了小學的孩子帶去榜樣,告訴他們,只要努力,就有走出大山的希望。
成果:知了小學支教
今年暑假,伯藜助學基金會的一份暑期社會實踐文件讓楊曉雷看到了給家鄉(xiāng)孩子帶去山外風景的希望,他抱著試試看的心態(tài)把知了小學支教的想法跟學社的伙伴們說了下,大家聽了很激動,都愿意和他一起試一試。在老師和同學們的幫助下,楊曉雷開始著手準備各種材料申請"暑期知了小學支教"項目,這個他醞釀了兩年的項目最終通過了!
7月10日,南通大學學工處唐新林老師帶著楊曉雷等五名陶學子來到了知了小學。村里人的熱情是楊曉雷沒有想到的,當天下午村里的大喇叭就將陶學子到來的消息送到了寨子的各個角落,自此之后他們的住宿地--楊曉雷的家里就沒有斷過人,村民和孩子不管出來做什么事,總要繞到楊曉雷的家里去轉轉。村民們會熱情地拉著陶學子的手拉著家常,孩子們喜歡拉著他們的衣角跑東跑西,問這問那。楊曉雷將這一切看在眼里,慶幸自己做了正確的決定,更堅定了他支教的決心。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困難無法想象:山區(qū)里每頓飯都要自己上山挖菜、四個大男生擠在一張單人床上、陶學子平均每天十幾課時,預期的招收50名學生變成了最終的109名……但是,沒有人放棄。即使一個班變成了三個班,五名"老師",七門課程,從寫作到物理實驗,從外語到醫(yī)療與衛(wèi)生,所有的陶學子都在默默地堅持著。
授課過程中,陶學子經常和孩子們圍坐一團,孩子們手里握著畫筆,臉臟得像小花貓,眼神晶亮,揚起的笑容燦爛明媚,即使背后是昏暗簡陋的校舍,也不曾讓他們的笑容有絲毫減少,歡快的笑聲沖出了教室、沖出了大山,柔軟了每一個人的心房。短短兩周,從女大學生被調皮的孩子氣得掉眼淚,到最后這個孩子哭著拽著不讓她走;從和村里老人完全沒辦法交流,到只從神情動作就能稍稍理解他們的意思;從一開始對山區(qū)老師的尊重和陌生,到最后一晚酣暢淋漓的徹夜長談。感情,在不知不覺中升華了。
知了村村支書楊明和校長張世杰對此感動不已,他們說,雖然這次支教活動帶給學生的文化知識是有限的,但是南通大學"陶學子"所樹立的積極向上的榜樣力量卻是無窮的。村里的大喇叭不時地吆喝著讓孩子們好好學習,以后爭取考上南通大學,這樣直白質樸的表白讓陶學子們紅了眼眶。
離別的那天,陶學子們和前來送行的村民都很沉默,唯有空氣中那濃濃的離情別緒在訴說著不舍。孩子們將自己的夢想寫在卡片上,鄭重地交到陶學子手中。文字或是圖畫,每一個夢想的背后都是他們
對陶學子的感激,他們用自己的方式表達著此次支教的成果。陶學子帶著孩子們的夢想踏上了回校的路,承諾一定會讓更多的伯藜學社的哥哥姐姐知道他們的愿望。雖然今年支教已經結束,但是愛心之路才剛剛開始。
"我只是想讓他們知道,大山的外面,還有很多人在關心著他們。"楊曉雷把自己的行為看得很簡單。正是這份簡單,燃起了山里孩子的希望,希望能突破那無邊無際的綠色壁障,迎向更廣闊、更絢爛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