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電子報

從歷史走向明天———老校長劉志廉同志追憶建校初期發(fā)展歷程


  三月,百花含苞待放,牡丹嬌羞地舒展著她的枝葉,魯西南這片古老的大地春意正濃。漫步在校園的小路上,挺拔的教學樓,氣勢磅礴的圖書館,還有那生長在建筑物周圍與之交相輝映的高大的樹木,別致的小亭,曲徑通幽的小道上晨讀的學子。春天,嫩草茵茵,綠樹婆娑。
  今年四月,我校將迎來它的六十歲生日。
  家屬區(qū),一位年過八旬的老人此刻正坐在書房里等待我們的到來,他就是曾擔任過我校建校以來第二任負責人的劉志廉校長。
  透過書房的玻璃,望著這座嶄新的校園,老校長陷入了沉思……六十年前,這里還只是一片貧瘠的土地,只有幾間破舊的校舍。
  1948年8月,菏澤解放。為適應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的需要,1948年底,冀魯豫區(qū)行署決定籌建冀魯豫區(qū)菏澤師范學校,簡稱冀魯豫區(qū)第二師范(聊城陽谷坡里冀魯豫區(qū)師范學校簡稱一師)。然而當時的辦學條件卻十分有限,而且當時的社會上流行著“小教清苦”
  的思想,大多數人都認為教師這個職業(yè)不好,沒有社會地位,不愿做窮教書匠。
  在條件十分艱苦的情況下,學校負責人做了大量工作,希望能夠保證師資的穩(wěn)定。
  當時山東著名畫家周兆豫在我校擔任美術教師,冬季深夜患急性腦血管病,校領導聞訊后立即起床看望,馬上請醫(yī)生搶救,最后又妥善安排治療。周老師十分感動,說學校領導對他恩同再造,表示愿意長期留在學校教書,在這里干一輩子。還有一位從外地來的教師冬天沒有厚棉被蓋,校長親自送去了自己的被子。這樣的事例還有很多。
  學校對教師從生活上、工作上和政治上進行關心,為他們排憂解難,對學生也更是如此,使他們倍感親切、如在家中。解放前期,有一部分學生對黨還沒有形成正確的認識,思想比較混亂。那時辦學以抗大(中國人民抗日軍事政治大學)為榜樣,劉校長為了學校的建設,也參加了抗大分校的的學習班,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在學生思想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1949年8月,平原省建立,冀魯豫邊區(qū)菏澤師范學校改稱平原省立菏澤師范學校,1952年12月平原省撤銷,平原省立菏澤師范改稱山東省菏澤第一師范學校,簡稱菏澤一師。上個世紀五十年代,菏澤一師就以突出的成績聞名全國。1953年,山東省教育廳評出了四個重點師范學校,分別為菏澤一師、曲阜師范、濟南師范、青島師范。次年,菏澤一師又被教育部列為全國200所重點中學之一。早在那時,省里領導就一直很關注我校的建設,經常派人來學校調研。1958年根據山東省人民政府的決定,我校更名為菏澤師范專科學校。
  然而好景不長,在新師專剛剛成立不久,就趕上了舉國上下學生大煉鋼鐵、深挖土地的“大躍進”。這場運動使得學生們白白耽誤了許多學習時間,運動結束后不久,本以為可以正式開展學校工作,但是這時,一份來自山東省文教口精簡機構會議的文件,徹底打亂了學校的計劃。根據會議精神,黨委會研究調整撤消工作,6月學校制定了撤消工作計劃。從1963年11月25日起,菏澤師專停止對外辦公和一切聯(lián)系。文革期間,菏澤一中搬進師專的辦公樓,暫時在這里開始了他們的工作。
  1970年7月,菏澤師專又得以重建。當時的山東財經學院因為被停止辦公,一部分師資被分到菏澤師專,但是這部分從濟南來的教師隊伍,思想上并不穩(wěn)定,并沒有長期留在我校的打算。與此同時,正處在文革期間,在那飄搖的年代里,教工之間的矛盾,師生之間的矛盾都十分突出,這些都大大阻礙了學校發(fā)展。用劉校長的話說,學校當時雖然能走路,但是還不能順順利利地走。在這種錯綜復雜的政治環(huán)境下,學校飄飄搖搖又艱難地撐了下來。
  1976年10月,四人幫被粉碎。次年2月,菏澤師專建立黨委。1978年經國務院批準為普通高等??茖W校,學校終于能夠在平穩(wěn)中得以發(fā)展了。經過多年的努力,2002年1月,經山東省人民政府批準,菏澤師專、菏澤教育學院、菏澤廣播電視大學、菏澤農校、菏澤師范學校等五校合并,成立新的菏澤師專,并以此為基礎籌建菏澤學院。2004年5月17日,經教育部批準,菏澤師專改建為菏澤學院。
  六十年來,我們和祖國一起成長,從最初的風雨飄搖到現(xiàn)在的繁榮昌盛,祖國的發(fā)展欣欣向榮,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在這片大好的局勢下,如今的菏澤學院朝氣蓬勃,我們有著嶄新的校園、齊全的教學設施、合理的專業(yè)結構、卓越的師資隊伍和一萬多名優(yōu)秀的在校學生。正如劉志廉校長寫給我校六十年慶典的題詞中描述的那樣:“開國前夕建校園,風風雨雨六十年。桃李芬芳香各地,展望未來更空前?!?(記者 張金鳳 楊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