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電子報

關于魯迅的閑話04級中文系 徐廣舟


  讀懂魯迅是難的。有一種說法認為要讀懂魯迅必須等到30歲以后 ,這種說法有點偏頗,但大體上是沒錯的。很難設想沒有經歷過生活苦難敲打、對生活沒感覺的人會對魯迅感興趣。因為魯迅的眼光太毒辣、智慧太突出,從而滲透了生活的陰暗本質,其內心充滿太過深重的絕望。
  我喜歡魯迅這個人,是從閱讀他的散文作品開始的。在魯迅的文體中,我喜歡的是他的散文,很容易與那些童稚的樂趣和鮮活的描寫產生共鳴,可以一口氣讀很多篇。我最喜歡的是他的《野草》,每一次閱讀都是新的,都是真正意義上的拜讀,因為就我的閱讀體驗而言,根本無法平視它,而且我大都是在苦悶的時候閱讀的,心常常在那些貌似陰冷的文字中得到溫暖。
  很少有人會給我這種多重感受:不喜歡、不太喜歡、喜歡、很喜歡。作為一個人,魯迅是豐富的、經得起品味的。我喜歡!
  我是學中文的,平時喜歡寫點東西,但無論是對文學還是對寫作,我都還沒入門,只是把文學作為功課來做,把寫作當作消遣———與別人玩電腦游戲或打籃球的性質是一樣的。因此,不敢妄談對文學或對哪位作家有研究,對魯迅更是不敢胡扯,不像有的人那樣,說魯迅先生和胡適先生絕交是“莫名其妙”,時間過去那么長了,誰也無法重現當時的具體情況,前人留下的記錄材料是否可靠還說不清楚,更別說由此演繹出來的所謂“見解”了,但是,魯迅和胡適之間的糾葛真的莫名其妙么?古人云:“道不同不相為謀”。至少在魯迅自己看來,他和胡適不是一路人。用“莫名其妙”來搪塞學術是不負責的,對兩位先人來說則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中文系的學生(特別是研究生)由于將‘學習和研究中文’當作謀生的職業(yè),反而逐漸失去了作為文學的許多東西?!卞X理群的話,我深以為然。古人云:“游于藝”。文學作為藝術來研究時離不開高深的學理,但也不能太過刻板,否則,就容易被它束縛。
  我對魯迅感興趣,還因為他文字中強烈的現世情懷,他對國民特別是農民劣根性的挖掘和對農民那種矛盾的情感態(tài)度———哀其不幸怒其不爭,深深地激蕩著我的靈魂,使我對我的父輩及我自身的認識超越了小農意識———對父輩既體諒和理解,又審慎地批判。所以,那種對農民盲目贊美或者過分鄙視的批判都無法取得我的認同。我的基本立場是我是農民的兒子(一個鄉(xiāng)下人、一個農民),有能力的話要為農民代言,不能像某些人那樣偏激地否定自己的出身,否則,就是忘本;另一方面,更要警惕農民自身的局限,批判他們樸實的外表下掩蓋的人之惡性,只有比他們站得高些才有幫助他們尋求自我突破之路的可能性。而這些都是和當下人緊密相連的命題———過去是如此將來也這樣。
  錢理群先生說:“對魯迅來說,‘現在中國人的生存和發(fā)展’,不僅是他的一個理想,一個目標,同時也是他的價值尺度?!?br>  對魯迅的研究也應該像魯迅研究生活那樣,緊密地貼近生活,把矛頭或曰視角指向當下生活,提出鮮活的個人見解甚至建設性的思維方式,給人們提供可以參閱的獨特體驗或經驗。只有這樣,魯迅研究才不會僅僅作為一種生存手段。
  社會進步的背后存在著知識工具化的悲哀。去年在新浪網上看到過這樣一則信息,說武漢地區(qū)的女大學生從事色情行業(yè)的占百分之十之多,其中中文、藝術、師范、外語等專業(yè)比例更高,而且“業(yè)內人士”很理直氣壯地說這個門路和其它門路相比很合算。面對這種現象應該怎么辦呢?魯迅地下有知的話恐怕要被氣活。這就是生活的現實,我們回避不了,這不是只靠陰陽怪氣地說幾句諷刺的話就能解決的。所以,一種別樣的文化必須被建設,我們必須反思人除了物質需求究竟還需要什么,這種別樣的文化包括哪些因子才合理?
  有人說先進文化的方向就是魯迅的方向,我們權且同意這種說法,那么,魯迅研究的方式必須變革,不能只滿足于對他生平經歷的考證,這種替別人再活一次的事可以做,但最終目的指歸一定是對現實生活有意義。否則,只是像李亞偉在《中文系》中寫的那樣,“能讀懂《野草》《花邊》的人,把魯迅存進銀行吃利息”,恐天下笑耳!
  挖掘魯迅的當代性或許是對魯迅的最好紀念,挖掘魯迅的當代性勢在必行!
  我在祈待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