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電子報
- 第1785期

他們奮戰(zhàn)在哥本哈根


●記者張莞昀
12月20日下午,從哥本哈根到北京的飛機緩緩降落,我校五位教師走下舷梯。13天的聯(lián)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他們以中國政府顧問團和談判團團員的身份參與其中,為了地球的未來和中國的使命而努力。
  此次氣候變化大會被譽為“二戰(zhàn)”以來最重要的國際會議。如果說,幾年前氣候問題還只是專家學者討論的話題,那么近幾年來,即便是普通人也能從酷夏暖冬、颶風海嘯、冰川融化中感受到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責任”與“行動”已經(jīng)不只是環(huán)保主義者高舉的標語。2009年底的哥本哈根承載著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希望。
  盡管此次會議的會期只有13天,但多輪相關談判、協(xié)調工作在2009年初就已啟動。作為我國能源戰(zhàn)略研究的重要支撐單位,我校多位教師投入到前期工作中。
  這支以我校低碳能源實驗室主任何建坤為首的科研隊伍來自核研院、環(huán)境系等多個院系,從上世紀80年代初就開始了能源問題研究,為我國國際氣候問題談判和國內能源政策制定提供了寶貴的技術支持。當“環(huán)保”概念還沒有進入大眾視野時,他們以敏銳的目光捕捉著 “能源、經(jīng)濟、環(huán)境”間的互動關系;當能源問題成為國家發(fā)展不可忽視的一環(huán)時,《可再生能源法》、《循環(huán)經(jīng)濟促進法》、《中國應對氣候變化政策與行動》白皮書的編寫與制定融入了他們的心血;當?shù)吞冀?jīng)濟成為未來的發(fā)展趨勢時,他們又承擔起“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能源與氣候變化領域的多項重點課題。而從1992年我國成為 《聯(lián)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締約國開始,為國家參與國際氣候問題談判提供咨詢建議,成為他們支持國家承擔大國使命的任務。在此次哥本哈根氣候變化大會談判的準備過程中,減緩機制的提出、減排數(shù)據(jù)的測算都是他們工作的重點。
  根據(jù)談判需要,最終我校有五位教師走進了哥本哈根的談判廳:何建坤作為我國政府顧問團成員出席,核研院教師段茂盛參與了《京都議定書》締約方會議等機構下設的5個議題,核研院教師劉濱參與了 “長期合作行動下的共同愿景”議題,核研院教師滕飛參與了 “公約下長期合作行動計劃談判中關于發(fā)展中國家減緩行動”議題,環(huán)境系教師王燦參與了 “公約談判中關于技術開發(fā)與轉讓”議題。而因為腰傷無法成行的核研院教授張希良也在北京時時關注著哥本哈根的進展,隨時準備為“前方”提供數(shù)據(jù)支持。
  “去的時候就做好了吃苦的準備,但過程遠比我們預想的艱苦。”劉濱說。翻看他們的作息表,就知道會議期間他們幾乎沒有見過這座“童話之城”的太陽。
  每天早晨8點,去會場的班車準時出發(fā),因為哥本哈根的緯度較高,此時天還沒有亮。
  到達會場后,中國代表團團內協(xié)調會、“77國加中國”協(xié)調會依次舉行。
  當時針指向10點,大會談判正式開始。會議持續(xù)到下午1點多,接下來仍是“77國加中國”協(xié)調會。可能還沒來得及吃一頓正式的午餐,下午的談判又開始了。
  工作時間不斷延長,凌晨2點、3點、5點,常常是回賓館沒躺上兩個小時就又坐上了出發(fā)的班車?;貒暗哪莻€夜晚,也是大會開到最緊張的時刻,大家從周五早晨一直熬到了周六下午登機回京。
  沒時間休息,沒時間吃飯,這樣緊張的狀態(tài)一直持續(xù)著。然而,比起會議談判的艱辛,又是那么微不足道。
  為了將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更好地傳遞出去,會議期間,中國代表團設立了 “中國新聞與交流中心”,舉行了多場媒體見面會,何建坤也作為主要發(fā)言人與來自各國的媒體進行了交流,解讀中國氣候變化政策,向世界展示中國低碳之路。因為中國在此次會議中廣受關注,有時媒體見面會的長度要比預定時間多出近一倍。(下轉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