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草旁,河水蒼蒼。子虛上林,蓬勃氣象。詩仙醉在,大明宮旁。先人用磅礴地情感寫下詩句,而詩句背后的故事卻是我們該永遠牢記的歌謠。
先秦的雪花依舊紛紛揚揚,孔子的教誨仍在耳畔回響。先師讓思無邪成了 《詩經(jīng)》的代名詞。風雅頌的傳奇,只有風靜靜地傳唱人民的歌謠。吾有士子,青青子衿。吾有佳人,悠悠我心。率土之濱,乃吾循吏。從王于師,衛(wèi)吾征人。短小的四言詩,勾連的是遙遠的時空。先秦的古老,思想的開放,隨著 《詩經(jīng)》的墨香撲面而來。
大國有度,強漢有賦。賦大氣起來好似賈誼筆下的那只鵬鳥,高高在上,縱橫天地,氣吞萬物。盛世洪流,鮮花幾朵,鳳求凰的故事成了我們走進漢賦大門的鑰匙。文化的傳播是如此的奇妙,最貼近大眾的生活,才最富綠色的生機勃勃。品味漢賦的瑰麗雄奇,領(lǐng)悟三曹的微義華章,回首那段魏晉的時光,若沒有五胡亂華的混入,中華的詩歌文化何嘗不會有另外一種可能呢?只可惜,留在我們記憶里的,只有風吹草地,隱隱約約的牛羊罷了。
高冠文士彈劍作歌,五陵少年鮮衣怒馬,虎賁之士征于塞外,青衫游俠仗劍四海。盛唐的高光氣象是那樣的美好。魏晉文學閃爍漢賦的影子,卻始終脫不去的骨子里的柔靡。從 《藤王閣序》到 《登幽州臺歌》,從 《帝京篇》到 《長安古意》,初唐人物的風華,奠定的是盛唐氣象的肥料。仍記得誦讀 《靜夜思》童稚之音的可愛。寫詩的文人的筆下總流淌著時代的影子,唐詩的那一抹雄奇,只能由盛唐的氣象孕育。唐詩之后,再無唐詩,那種屬于時代的自信與驕傲,慢慢地,隨著漢家文明的積弱而被時間消磨。
詩詞詩詞,詩與詞總是形影不離。婉約與豪放的大相徑庭也恰恰代表了宋時明月的兩種風格。大江東去,浪淘不盡,漢家河山。西子河畔,石橋畫舫,風花雪月。難舍人間家國事,國家之命運總是與個人之命運密不可分。每每品味李易安南渡前后詞風的轉(zhuǎn)變,最令人嘆息的不過的,就是那個時代的悲哀了。那些在宋詞歷史上留下一筆的名字呀,哪個背后不是一段令人唏噓的故事呢?風花雪月與低吟淺唱背后,怎么會沒有心系家國之士的血淚與無奈呢?
那些與歷史同在的詩句,見證過輝煌盛況亦記錄了頹唐亂世,撥開歲月的沉淀,回看那簡單卻不失力度的詩的語言,依然會心一笑而后感慨萬千。
詩歷朝歷代都為雅的象征,可留給我們印象的,為什么是那些記錄尋常巷陌的詞句呢?我們能緬懷的,到底是詩詞語言的優(yōu)美,還是詩詞背后蘊藏的珍貴情感呢?
那華美的辭藻是詩經(jīng)久不衰的魅力的源泉嗎?不,不是的,真正能在時光中永不褪色的還是那藏在詩中有趣的靈魂。詩的魅力,是明月相照時,脫口而出的: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是游子回鄉(xiāng)時,情不自禁地呢喃:“近鄉(xiāng)情更怯,不敢問來人?!笔悄杲K佳節(jié)時,年復一年的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敝腥A兒女的萬般情感好似都化作了詩句,與世間的好景形影不離。
詩歌是人類情感和文學的高度集合,年少時讀過的許多詩,大多是一知半解,對詩歌雅的體驗,只不過是它外在淺顯的音韻美。漫說是幼童,即便是成年人,也很難去說自己真正讀懂了一首詩詞的內(nèi)涵。詩詞之所以美,在于它承載著詩人的所感所思所想。因此讀詩不僅僅是讀其音韻之美,更是讀人,是讀心。
唯有當你處于相似的情景下,忽然想起一句爛熟于心的詩,觸發(fā)了情感的共鳴,才真正能品出詩詞之雅。有些詩句,可能終我們一生,都可能無法真正讀懂?;蛟S真正讀懂詩,需要那么一點可遇不可求的運氣。
春季,芳草初生,柳枝新芽,聽到了 “淺草才能沒馬蹄”,見證了 “春風又綠江南岸”,讀懂了 “春風有余力,引上古城墻”。夏季,荷花池旁,微風乍起,見到了 “接天蓮葉無窮碧”,什么是 “雨中留得蓋鴛鴦”。秋季,天高云淡,望川水涼,秋風蕭瑟,落葉飄零,知道了什么是 “草木搖落露為霜”,什么是 “萬里寒空一雁歸”。冬季,寒風凜冽,天地失色,萬物蕭索,北地飄雪。讀懂了 “寒山夜里逢冬至”,見到了 “千樹萬樹梨花開”,什么是 “北風吹雁雪紛紛”。
看見小雨淅瀝,我們想起野渡無人,望舟自橫;看見秋日寒蟬,想起對長亭晚,深巷折柳;看見錢塘盛景,想起山色空濛,西子亦奇;看見暮園煙柳,想起城外灞橋,九江水寒??匆姾馍缴?,想起兩岸高山,猿啼悲響;看見飛檐小亭,想起陰晴溝壑,絕巘怪柏;看到南朝巷陌,想起水光瀲滟,煙雨樓臺。
從光陰的痕跡到歲月的味道,從歲月的味道再到自然的掌紋,詩句就這樣的在我們身邊迂回盤旋。我們讀懂的,記起的,想起的,是詩詞的內(nèi)蘊,是雅的真正意義。
許多流傳千古的佳作有著華美的語言,但我們并不能忽視這些語言的背后發(fā)自肺腑的情感。拋棄情感,一味追求辭藻華美,詩作就如同那失了根的蓮葉,驚艷一時,卻隨歲月腐爛。我不喜歡六朝詩詞一味的追求辭藻的華美,這樣的詩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雅。金谷園里脫離大眾高談玄學的魏晉高士早已化為灰土,即使皎潔如同竹林七賢那般,也少有能在民間廣為流傳的佳作。 《蘭亭集序》的字里行間,魏晉文人的悲哀躍然紙上。長期朱門的生活讓他們脫離了大眾,縱然飽讀詩書之士,又何能逃脫這對詩詞創(chuàng)作致命的毒藥呢?
返璞歸真,大朽不工,詩歌創(chuàng)作的理想狀態(tài)莫若此。讀這樣的詩,眼前與心中自有一番畫景??缭角甑臍v史氣息撲面而來,帶你領(lǐng)略那些蕩氣回腸的年代?,F(xiàn)代語文學習中將詩句割裂為字詞賞析,這反而有些買櫝還珠的感覺,局部的修辭與寫作手法又怎能描繪出詩歌整體上那復雜而又多變的情感呢?
就拿宮怨詩來說, 李白寫下的是《玉階怨》: “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而唐代盛名之最的宮怨詩卻是那首 《宮詞·故國三千里》: “故國三千里,深宮二十年。一聲何滿子,雙淚落君前?!边@是華美辭藻與濃烈情感的鮮明對比,后詩已是公認的宮怨詩之絕唱,而前者,卻泯然眾人于華美辭藻中。
悠悠青史,數(shù)不盡,文宗詩伯。熠熠文壇,讀不完,名篇望作。詩雖為人生八雅,但它離我們并不遙遠。詩里記錄的是詩人們的日常生活,承載的是他們腦中的離合悲歡,描繪的是他們眼中的大千世界,表達的是他們心中的凌云壯志。這些詩歌有的高亢激昂,有的低回婉轉(zhuǎn),有的金戈鐵馬,有的青山綠水,繁蕪的景象似乎有些重復,但無一不讓人為之驚嘆。它們的存在是古人生活過的證明,是歲月永久的滄桑痕跡。
每當我找不到方向的時候,總是喜歡讀一讀詩,用腦海去回憶那些終成絕響的年代。人們往往會感謝的是自然的饋贈,大音希聲,大象無形,詩詞的美,正填補了我們生活中的那一絲空白。
兩千年的風風雨雨,多少英雄豪杰化作了東逝之水,多少盛世灰飛煙滅,多少亭臺樓閣傾塌在了飄搖之中。從《詩經(jīng)》開始,看過這兩千年的歲月,經(jīng)歷戰(zhàn)亂,災禍,與死亡。多少詩人的杰作淹沒在了塵埃里。每一首流傳到了我們眼里的詩都是幸運女神的饋贈,跨過滄海,越過桑田,與我們共赴一場精神國度的盛宴。
當你煩躁的時候,不妨讀一讀詩吧,或許,它會給你不一樣的答案。
-
第46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