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電子報
- 第1193期

自強不息的大學———在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上的演講









  觀眾朋友們:
  大家好!很高興在“百家講壇”這個久負盛名的平臺上和大家交流。
  我來自河南大學。說到河南大學,也許你有許多想不到:例如,河南大學竟然是千年科舉制度的終結地;河大校園近代建筑群竟然是國務院重點保護文物;她竟然是中國近代高等教育有重要影響的大學之一……所有這些,使得河南大學具有了強烈的符號意義,雖然目前她還不是中國最好的大學,卻是具有鮮明中國特色、中國氣派的大學。
  一個多世紀以來,河南大學雖幾經變遷、歷經磨難,但是,這里陽光雨露、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在精心培養(yǎng)和呵護代代英才,嚴謹樸實、勇于創(chuàng)新學術傳統(tǒng),孕育并形成了宏大的人才格局,從河南大學這塊熱土上先后走出了近50萬名學子。一百多年來,經過代代河大人不懈追求,營造出了一種深厚廣遠大學精神:海納百川、前瞻開放,堅持真理、追求進步,百折不撓、自強不息,其魅力在于自然凝聚而成獨特的大學文化現(xiàn)象,得益于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中原文化。但是,我們卻一直將“前瞻開放、自強不息”作為河大精神的精髓。
  1912年,在辛亥革命勝利的浪潮中,河南留學歐美預備學校應運而生。預校倡議效法歐美,引進西學。首任校長林伯襄先生把“以教育致國家于富強,以科學開發(fā)民智”作為辦學宗旨,在中原大地開啟了中國新式高等教育,顯現(xiàn)出我們的先輩非凡氣度和開放膽略。
  1937年,日寇發(fā)動盧溝橋事變后,河南大學開始了可歌可泣長達8年的敵后辦學生活,先后輾轉于雞公山、鎮(zhèn)平,之后北越伏牛山,到達豫西山區(qū)潭頭鎮(zhèn),面對土坯和油燈,河大人鍥而不舍,堅持教學科研活動。在潭頭5年間培養(yǎng)了1000多名河大學子,奔赴各地抗日前線。同時,師生們創(chuàng)辦許多學術刊物,興辦各類教育,指導農民科學種田。1944年5月15日日寇血洗潭頭,河大師生和潭頭人民,同呼吸共命運,用自己理想和信念、生命和熱血譜寫文明進步的頌歌,為中國抗戰(zhàn)時期的高等教育史寫下了悲壯而又自豪的一頁。
  新中國誕生不久,百廢待興,在全國高校院系調整過程中,河南大學的學院、學科、專業(yè)或獨立建校,或并入其他高校。折枝為林,生生不息,河南大學以她博大的胸懷和強烈的使命感播撒出點點星火,成為中南地區(qū)多所高校的母體之一,被譽為“生產大學的大學”。
  有人說,河大是參天的大樹,有人說河大是一艘跨越世紀的航船,而在我心里,河大則更平易近人,樸實無華。由于專業(yè)的緣故,我覺得她的精神像小麥,贍足萬類;像棉花,衣被天下;像大豆,兼容并包……小麥、棉花和大豆,雖無顯赫浪漫聲名,卻事關國計民生;雖不事張揚,卻給我們無限啟迪。借此機會,我愿分享河南大學帶給我的啟示。
  要做贍足萬類的小麥———打牢基礎,厚積薄發(fā):小麥是重要的農作物,是人類重要的食糧,它的生長過程令我印象深刻。它秋季播種后萌發(fā),最初半年,歷經嚴冬,雪當被、冰為伴。半年后,春天一到,即返青復蘇,拔節(jié)生長,若干天便至成體,真是“小麥深如人,澶漫不見地。一苞十余莖,一莖五六穗”。小麥的生長有力地詮釋了何為厚積薄發(fā)。
  由此大家可能會聯(lián)想到我校的王立群老師。王立群老師高中畢業(yè)后,在工廠和中學工作,沒有入大學念書機會,但卻自學成才,直接考取河南大學的研究生,畢業(yè)后留校工作。他手不釋卷,博覽群書。花甲之年,他登上了《百家講壇》,后又作為嘉賓參加中國成語大會、中國詩詞大會等。扎實的知識功底加上淺顯易懂的語言,給廣大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受到廣泛好評。王老師的成功,我們不能僅僅看見他身上亮麗的光環(huán),更應該看到他結緣于古代文學后,幾十年如一日,默默奉獻,傾注的無限心血和汗水,如今古稀之年仍躬耕不輟。
  要做衣被天下的棉花———大愛無私,勇者不懼:棉花在我國種植歷史悠久。它葉大枝粗,花朵碩大而鮮艷,卻在田間默默綻放,不爭嫵媚艷麗,唯卻愿敗花結桃,吐出潔白的棉絮,棉花的纖維在使用前必須把其中的棉籽分離出來,以便紡紗織布或做成棉衣棉被,最終回報世界以溫暖。有個詩人曾經傳神的描述棉花:“不戀虛名列夏花,潔身碧野布云霞。寒來舍子圖宏志,飛雪冰冬暖萬家”?!安粦佟狈曳贾疤撁?,以舍子宏大夙愿,惟愿“冰冬暖萬家”,這種大愛無私的精神,正是千百年來許多仁人志士的獻身精神的具體體現(xiàn)。
  在這里,我想介紹一位1944年畢業(yè)的河大校友胡佩蘭女士。胡佩蘭女士求學時期正值河大在潭頭流亡辦學,她與河大一起經歷顛簸流離。她是大醫(yī)院的專家,一直工作到70歲。然而,她退休后并沒有休息,而是在街道診所當起了坐診醫(yī)生。她追求的是用醫(yī)術為社會服務。作為婦產科大夫一生接生6萬名新生嬰兒,患者不計其數,用退休金捐建了50多個書屋。2013年,老人家當選為“感動中國”人物,她的人生價值在于:技不在高,而在德,術不在巧,而在仁。醫(yī)者,看的是病,救的是心,開的是藥,送的是情。2014年1月,98歲的胡佩蘭大夫在家中去世。老人家留下的最后一句話是———“病人看完了,回家吧。”
  胡佩蘭女士用自己一生的實踐,闡釋了何為責任,何為使命。闡釋了生命不息,奉獻不止的精神內涵,更闡釋了“胸有理想,大愛無私,勇者不懼”的人生態(tài)度。
  要做五谷之首的大豆———兼容并包 勇于創(chuàng)新:大豆原產我國。一粒金黃的種子,被植入大地的懷抱,汲取著泥土的營養(yǎng)精華,沐浴著自然的雨露陽光。更為可貴的是,當被一種叫做根瘤菌的細菌侵染之后,它反而能化磨難為財富,和根瘤菌協(xié)同共生,發(fā)展了固氮本領,不僅提供自身營養(yǎng),還可以回饋土壤。它以包容的心胸刷新著自己的境遇,不管被置于何處何境,和何物搭配,它都能經受得住命運和境遇的千磨百煉,在千萬種不同境遇中煥發(fā)出別樣的生命光彩,最后呈現(xiàn)出千姿百態(tài)的制品!
  兼容并蓄,勇于創(chuàng)新,這讓我想起了著名音樂家馬可。1935年秋,馬可入讀河大化學系。17歲的他立志要成為一名“大眾化學家”,實現(xiàn)“科學救國”的夢想。然而,他的青春規(guī)劃很快就因民族危難而發(fā)生了重大改變。1937年,日本開始全面侵華,殘酷的現(xiàn)實,讓馬可發(fā)自內心地認識到“大眾的精神需要音樂來武裝”,于是,馬可組建了“怒吼歌詠隊”,以河南大學為起點,踏上了抗日救國征程,開始了“音樂救國”之旅。1940年,馬可抵達延安,民族危難激發(fā)了馬可的創(chuàng)作欲望,從此,他創(chuàng)作出了一大批膾炙人口的音樂作品,《南泥灣》、《咱們工人有力量》、《白毛女》等可謂家喻戶曉,感染了一代又一代聽眾,為中國現(xiàn)代音樂的發(fā)展做出了獨特的貢獻。
  在新時代,廣大青年朋友更要以海納百川的博大胸懷,融入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不論身處何處,都做到既仰望星空,又要腳踏實地。
  以上就是我對河大精神的理解,以及河大給予我的啟示,我想說的是:心有理想,勇者不懼;潛心學習,厚德載物;兼容并包,創(chuàng)新為本。只有不斷完善自我,我們才能行穩(wěn)致遠。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