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電子報
- 第895期

無機化學學科第一屆研究生的培養(yǎng)人


! 圖11981年漢斯·萊歇特教授與徐如人及研究生等人探討學術問題,左起:趙敬平、陳中才、劉新生、漢斯·萊歇特、徐如人

  圖21981年,答辯委員會在首屆研究生畢業(yè)答辯會上,右一為徐如人,右三為漢斯·萊歇特

  圖31981年,徐如人首屆五位研究生答辯后與導師合影,前排左起:趙敬平、龐文琴、馬淑杰、曹惠、李守貴,后排左起:劉新生、張健民、徐如人、漢斯·萊歇特、俞國禎、吳玉瑤

  圖41984年,徐如人與來自德國漢堡大學無機化學研究所的博士后梅迪樂討論問題

2024年是吉林大學成為全國首批建立研究生院的高校四十周年。還值得慶祝的是,40年前的1月13日,經(jīng)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我們化學學院 (當時叫化學系)的無機化學 (導師:徐如人)與高分子化學 (導師:唐敖慶、沈家驄、湯心頤)獲批博士點。加上1981年首批獲批的物理化學博士點 (導師:蔡鎦生、唐敖慶、孫家鐘、江元生),吉林大學成為了當時全國第二個擁有三個博士點學科的化學系,僅次于北京大學。這不僅值得我們來慶祝,更值得我們來回顧和總結吉大化學系如何從白手起家、經(jīng)過艱苦卓絕的努力與奮斗來取得這些成績的。

1952年,20歲的我從上海交通大學化學系提前畢業(yè),懷著 “支援東北”的滿腔熱情來到位于長春的東北人民大學 (吉林大學前身)化學系,任助教工作。1953年,在關實之教授的領導下,曹錫章、龐文琴、王式正和我四名剛從大學三年級畢業(yè)的助教共同組成了無機化學教研組。我們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參加了化學系的創(chuàng)建工作。從那時起到1965年的十多年間,我從帶化學一年級學生的無機化學實驗開始,先后從事 “普通化學” (物理系,1953-1955)、 “化學” (哲學系,1957)、 “無機與分析化學”(化專班,1958)、 “現(xiàn)代化學基礎” (化一、化二,三個學期,1961-1962)、小班 “無機化學”(試點班,1963) 等大學一年級的基礎教學與實驗工作。

“文革”期間,由于出身問題,我被下放到農(nóng)村,之后到校辦工廠當工人。在農(nóng)村的三年里,我和五七戰(zhàn)友吉林省地方工業(yè)研究所的吳德銘與王福繼兩位化工工程師合作,利用我當時創(chuàng)建出來的水熱合成方法,在120-150℃,用土法制成的夾套水熱反應器,與堿水熱反應生產(chǎn)水玻璃,為當?shù)毓鐒?chuàng)造了一些收益。在校辦工廠的時候,我又協(xié)助德惠縣化工廠,利用長白山盛產(chǎn)的礦物資源江浮石來生產(chǎn)國家急需應用的A型與Y型分子篩。這些經(jīng)歷為我日后的科研和研究生培養(yǎng)工作提供了基礎。

1977年,我被 “平反”,恢復了教師身份,開始 “試用性”地從事指導工農(nóng)兵學員畢業(yè)論文工作。同年9月,教育部在北京召開全國高等學校招生工作會議。國家決定恢復已經(jīng)停止了10年的全國高等院校招生工作。全國各大高校積極響應。1977年,吉大先后招收了77級與78級兩屆本科生。1978年,為進一步適應建設研究型大學的需要,吉大化學系開始恢復招收研究生。我有幸被選為化學系首批有資格招收研究生的中青年教師之一。

1978年10月15日,化學系迎來了恢復招生后的首批29名研究生,其中包括我招收的研究生李守貴、張健民、劉新生、趙敬平以及從南京來的女生曹惠。同年12月,我與化學系其他11位講師晉升為副教授。初為導師的我既感到高興與使命的光榮,同時也感到肩上擔子特別的沉重。對于僅有三年大學學習且提前畢業(yè),從教后主要從事基礎課教學,下鄉(xiāng)又耽擱了幾年的我來講,仿佛一切都需要從頭做起。為了盡快成為一名合格的導師,我花了大量精力了解研究生的教學與課程設置、研究生論文如何選題,特別是在當時極困難的實驗條件下如何開展研究工作,等等。我制訂了細致的教學計劃和安排,為學生講授了有關 “分子篩化學”與 “無機合成化學”方面的課程,給學生打好專業(yè)研究的基礎。

那時國內的科研和研究生培養(yǎng)水平與國際上存在很大的差距。于是,我開始查閱美國 《化學文摘》以及當時化學系資料室所能查到的其他國外期刊,又從別人那里借到了一本在倫敦召開的第一屆國際分子篩會議的論文集。為了看懂英文書籍,我著實花費了不小的精力。1952年來吉大后,我開始學習俄文。那時化學系的整個教學模式都是向蘇聯(lián)學習,教學材料也大都是俄文的,很少看過英文書籍,困難可想而知。幾個月下來,從初步看懂這本論文集,到最后翻譯出全部文章,我用掉了五本厚厚的筆記本。

從查閱的文獻中,我發(fā)現(xiàn)當時國際上有幾個研究組在分子篩的合成與晶化領域很活躍,并且作出了一些比較系統(tǒng)的工作。諸如德國漢堡大學物理化學研究所的漢斯·萊歇特 (H.Lechert)教授、英國阿伯丁大學化學系的登特·格拉瑟(D.Glasser)教授和英國劍橋大學物化系的約翰·默瑞格·托馬斯 (J.M.Thomas)教授等研究組。讓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漢斯·萊歇特教授發(fā)表在美國 《物理化學期刊》 (J.Phys.Chem.)上的兩篇關于分子篩形成機理的文章。文中所述的一些理論和研究方法很新穎,在當時具有比較超前的思想,都是我以前未曾聽聞的,這激起了我的研究興趣。1978年起,我開始與漢斯·萊歇特教授建立了通信聯(lián)系,從中得到了不少好的啟示。

為了更好地學習與交流,我作了一次大膽的嘗試,即通過化學系領導向學校外事部門申請,邀請漢斯·萊歇特教授來校訪問交流。于今來說,大學間的國際交流已是常態(tài),但在改革開放之初,地處祖國北疆的吉林大學與國外大學的交流合作很少。剛剛平反不久的我率先提出同歐洲國家的學者建立科研聯(lián)系,是需要勇氣的。直至今日,我還是十分感謝當時學校和系里的開明與信任。通過學校向教育部申請,經(jīng)過了較繁瑣的手續(xù)后,終于批準了邀請漢斯·萊歇特教授來校訪問講學的請求。這是化學系第一次邀請西方國家大學教授來校訪問講學,也在全校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1979年7月,漢斯·萊歇特教授應邀來到了吉林大學。在一個月的講學中,我與漢斯·萊歇特教授加深了對彼此的了解。我不僅向萊歇特教授請教了有關研究生培養(yǎng)與教學方面的經(jīng)驗,還就有關分子篩合成與晶化方面的前沿問題與研究方法做了深入探討。在他的建議下,經(jīng)過認真思考后,我決定將學生的研究方向直接推向國際前沿,為學生制訂了 “以特定結構的分子篩為對象的生成機理研究”的畢業(yè)論文,其中兩人用不同方法研究Y型分子篩,兩人研究L型分子篩,另一位研究Ω型分子篩。這是我們追趕世界一流科研水平的積極嘗試。此后,我又在1981年(圖1)與1983年間連續(xù)三次邀請萊歇特教授來校訪問講學,并探討科研合作的可行性。

研究方向和選題都定下來了,接下來就是按照既定的思路開展研究工作。改革開放之初,中國的經(jīng)濟還很落后,對高校的經(jīng)費投入嚴重不足,科研設備十分短缺。課題組就連X射線衍射分析這樣最基本的表征,也得跑到5千米外的吉林省地方工業(yè)研究所去測定。這在東北的寒冬里尤為困難。但學生們從不抱怨,還做得特別認真。

1981年,學生們完成了各自的畢業(yè)論文,開始準備答辯。因為是第一批研究生的論文答辯,我特別重視,要求也很嚴格。我要求學生們的畢業(yè)論文都要用中、英文來撰寫,并準備中、英文各一份以備評委評審。這對學生們是一種壓力,但更是一次鍛煉和提高,且為1984年1月吉大無機化學評上博士點,以及1987年被評選為全國首批重點學科打下了基礎。

在我的嚴格要求下,五位研究生如期完成了論文的撰寫任務。我特意聘請來校講學的漢斯·萊歇特教授作答辯委員會主席,成員由化學系的關實之教授、北京石油化工研究院的朱惟庸主任工程師、東北師范大學的鄭汝驪教授及我和龐文琴等人組成 (圖2)。由于準備充分,學生們的答辯都很不錯,論文得到了評委們的贊許,并一致獲得通過 (圖3)。在我的記憶中,當時作為答辯委員會主席的漢斯·萊歇特教授對中國碩士研究生的表現(xiàn)感到很驚訝,事后還問過我,這是否是博士論文答辯。

這些扎實的研究工作為我們無機合成與制備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的主要研究領域 “分子篩微孔化合物的合成晶化機理與設計定向合成的系統(tǒng)研究”開創(chuàng)了一個好的開端。第一屆研究生畢業(yè)后,我推薦學生們到國 (境)外繼續(xù)深造:張健民赴德國漢堡大學,李守貴赴香港中文大學,劉新生赴英國劍橋大學,趙敬平赴英國曼徹斯特大學,曹惠赴美國康涅狄格大學。這些當時國際一流的高校能夠接受我們的畢業(yè)生,這本身就是對我們人才培養(yǎng)質量的認可。

基于對我們課題組合成與晶化研究工作的了解,1984年,漢斯·萊歇特教授推薦漢堡大學無機化學研究所的應屆博士畢業(yè)生梅迪樂 (D.Metzer)來我組作博士后 (圖4)。梅迪樂是吉林大學招收的第一位外籍博士后。這在當時的全國的高校和科研院所中也是極其罕見的嘗試。我當時以重要分子篩 ZSM-5的晶化與模板關系為題,請梅迪樂進行了一年多的研究。我與漢斯·萊歇特教授之間的友誼與學術交流一直保持了幾十年。也因此開啟了吉林大學化學學科與國外大學及研究機構進行合作交流的新模式,為我們學校研究生院的成立提供了很好的基礎。